5月11日出版的《河南日报》第10版刊发我县纪检监察工作《内黄县纪委监委:牢记使命勇担当 监督护航促发展》。全文如下: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内黄县纪委监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队伍建设、民声监督、清廉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护航高质量发展,忠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职责使命,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黄篇章提供坚强保障,先后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三化”建设锻造干部队伍硬实力
“这次培训很充实,课程安排既有政治理论内容,也有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对于我们这些纪检监察新兵真是及时雨!”4月28日,内黄县纪委监委新入职干部张晨光说。
打铁还须自身硬。该县纪委监委持续加强全员培训,以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为抓手,以“学理论、学法规、学业务、学纪律”为重点,积极开展专题培训、支部研讨、“日学一小时”等活动,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该县纪委监委始终把人民至上理念贯穿监督执纪全过程,深入开展“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集中整治,紧盯社保、医疗、教育、养老等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和“吃拿卡要、贪污挪用”等重点问题,通过压实责任、紧盯作风、监督推动、查办案件等方式,切实推动有关地方和部门扛稳主体责任,以实际行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通过县乡联合协作办案不仅提高了办案效率,也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业务技能,对如何做好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有了新的思路。”内黄县井店镇纪委书记李楠说。
在推进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中,该县纪委监委按照“区域相近、规模适度、优势互补”的原则,将全县17个乡(镇、街道)划分为4个协作联动片区,实行“班子成员+室+乡镇”的组织架构和县乡双重领导体制,通过片区协作办公室驻点工作等模式,实现人员互动、优势互补、力量互助,进一步提升案件查办质效。2022年,该县各乡(镇、街道)共立案174件、处分173人。
“目前,全县‘三化’建设成效明显,基层监督基础进一步巩固,干部队伍兵强马壮,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空前高涨,监督机制更加完善,监督质效显著提升。”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民声”微信群构建基层监督新平台
“现在俺村这个‘民声’微信群真好,只要你在群里反映问题,很快就有干部来答复和解决,太方便了!”近日,马上乡赵信村村民吕大叔一边翻看手机微信群,一边高兴地说。
吕大叔所说的“民声”微信群,实际上是该县纪委监委按照“一村一群、一户一人”原则,在全县17个乡(镇、街道)、543个行政村(社区)建立的“民声监督服务微信群”。该微信群实行“村首办、乡督办、县联办”,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求村里当天研究部署,3天内反馈办理情况,重大问题、复杂问题在1个月内落实解决,所有事项都要按期销号清零,着力打造“指尖上”的监督服务平台。针对微信群里反映的干部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县纪委监委全程督办、跟踪问效,先后追责问责80人,推动解决问题9062个。
“现在大到上万元的村级小型工程、小到几十元的小工费等支出明细,村民都能通过微信群第一时间查看。”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县543个村(社区)的党务村务、集体“三资”、惠农补贴发放、基础设施建设等“小微权力”事项都在群内及时公开,群众可以通过微信群反映基层“小微权力”运行中各类侵害或漠视群众正当利益的问题,通过“指尖上的监督”就能享有“心尖上的服务”。
2022年,内黄县纪检监察检举控告总量99件,比上一年下降56.2%;全县“零访村”478个,比上一年上升8%,取得了信访举报连续四年下降的好局面。
“我们运用技术手段走好网上群众工作路线,把监督深度嵌入基层治理,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促进了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内黄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齐宏阳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强化政治监督,抓好日常监督,推动“民声监督服务微信群”发挥更大的作用。
优化服务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项目建设推进上是否遇到阻碍?”“相关职能部门是否存在不担当、不作为、吃拿卡要等现象?”……近日,内黄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深入长江智慧(内黄)豆制品产业园有限公司项目现场,了解企业经营情况。
营商环境是地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今年以来,内黄县共实施重点项目59个,计划总投资355亿元。该县纪委监委坚持“重点项目建设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采取“室组地”联动、“派驻纪检监察组+职能部门”以及“手拉手心连心”结对帮扶企业等方式,全面铺开监督网,拧紧重点项目建设“廉洁阀”。
内黄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以干部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以监督检查为手段,以追责问责为后盾,督促各级党委(党组)切实担起主体责任,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在县纪委监委督促指导下,县政务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清廉大厅”建设,打造清廉窗口,以“四减一优”(减材料、减时间、减程序、减跑动、优服务)为抓手,简化企业生产经营审批程序,推行“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就近办”。同时,让政务服务事项最大限度下放到乡、村两级办理,逐步实现更多事项在所有的乡镇党政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现场办理,着力打造“群众15分钟办事圈”。
“现在办手续太方便了!以前要一趟趟地跑,现在网上预约后,只在一个窗口就能一次全办好了。”5月4日,刚在内黄县行政便民服务中心办完企业登记手续的王女士,对政务服务工作满口称赞。
该县还自觉把专项监督融入县域治理体系,扎实开展“问题小区”专项治理,目前,全县34个“问题小区”、14286套住房已打通办证路径,全部办理不动产首次登记,成为安阳市第一个“问题小区”清零县。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增强了企业家信心。在内黄县康复设备产业园,科创板上市公司翔宇医疗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前不久,云南祥云飞龙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投资60亿元、年产15万吨再生锌铸件项目落户内黄……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内黄投资、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