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以来,我们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主责主业,着力提升监督质效。今年10月,我们严肃查处了西于曹村换届期间于某某等7人非法组织拉票、贿选等问题,给予留党察看一年2人、党内严重警告3人、政务记大过处分2人。全区以此案例开展警示教育、以案促改,形成了有力震慑,确保了‘两委’换届工作平稳有序进行。”说起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带来的变化,安阳市北关区彰东街道纪工委书记马志平深有感触。
针对一些县乡党委对乡镇纪检监察工作重视不够、领导弱化、支持保障不到位,乡镇(街道)纪检监察机关普遍存在“三转”不到位、监督质效不高、履职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2019年7月份以来,安阳市纪委监委以内黄县为试点,探索推行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整合监督力量,健全基层监督体系,提升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水平,实现了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同向发力。
加快规范建设 乡镇纪委变了样
“以前我们纪委没有专门的办公室,连个‘阵地’都没有,很多时候办公办案就像‘打游击’。现在不一样了,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来,不仅统一了办公场所、办公设备等硬件设施,还配强了专业化干部,工作没有后顾之忧了!”走进汤阴县菜园镇纪检监察办公区,纪委和监察办公室两块牌匾格外醒目,信访接待室、谈心谈话室、医务室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汤阴县菜园镇纪委书记、监察办公室主任赵楠信心满满地说:“办案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谈话都是在办公室,可能导致被谈话人在接受谈话时没有敬畏感。现在有了专门的谈话室,谈话时的严肃性、庄重感、震慑力随之而来,谈话的效果更好了,我们干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底气也足了!”
今年以来,安阳市纪委监委在总结完善内黄工作机制及其他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市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了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要求标准化建设实现“六个统一”,即统一机构名称、挂牌标识、人员配备、办公场所、办公设备、经费保障。规范化建设实现“六个规范”,即规范职责权限、流程制度、领导协作机制、监督载体、干部管理、考核考评。在推进过程中,市纪委监委牵头抓总,坚持“市统筹、县主导、乡落实”的原则,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类实施,防止搞形式、一刀切、一锅煮,并不失时机地召开推进会、举办专题培训班,保证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有序铺开。
全市各乡镇(街道)积极行动,坚持力量向一线倾斜,资源向一线配置,加快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步伐,破解了“专岗不专人、专职不专业”难题,实现了有人干事、有能力干事、有经费干事、有阵地干事。目前,全市向乡镇(街道)派出监察办公室135个,配备纪检监察工作人员732人,监察专员493人。
延伸监督触角 村里有了监督员
“闫书记,咱这次饮水改造不是有补贴嘛,俺村还对农户收钱,群众意见很大……”今年1月,内黄县二安镇纪委监察办公室先后收到8个村的监督信息员反映本村实施饮水改造过程中,在享受政府补助的情况下,仍对农户收取饮水改造资金的问题线索。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核实,该镇纪委共追回违纪资金37365.36元,对8个村相关负责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人,组织处理3人。
硬件配全了,人员配齐了,如何整合监督力量,实现全程监督、精准监督、有效监督,让监督真正延伸到基层?安阳市纪委监委制定《关于县(市、区)监察委员会向村(居)派出监察专员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各村聘任2名监督信息员,利用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充分发挥他们在村级事务管理、民主管理、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廉政哨所”作用,真正把监督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同时还指导全市建立例会制度,规定每月分别由乡镇纪委监察办公室分片召开监督信息员月例会,及时研判问题,提出指导建议,并对监督信息员监督“四议两公开”事项情况、上报问题线索等9项内容进行量化考核。目前,全市共聘请监督信息员4059人,激活了乡镇监督的“末梢”,真正打通了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实现了“零距离”监督。
履行监督职责 基层办案力度大
“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开展以前,我们镇纪委一直处于‘零办案’状态。现在各方面条件有了保障,案件办理能力得到了质的提升。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开展监督检查100余次,通报批评15人,约谈诫勉9人,责令检查7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全镇信访总量同比下降50%。群众满意了,领导认可了,我们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的热情更高了,工作力度更大了。”林州市陵阳镇纪委书记、监察办公室主任路玉红感慨道。
全市乡镇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彻底改变了乡镇纪委聚焦主业不够、办案少,甚至长期“零办案”的局面,充分发挥乡镇纪委监察办公室监督“前哨”和查办“利剑”作用,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各乡镇纪委聚焦群众痛点难点堵点,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如期建设小康社会;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六稳”“六保”任务;围绕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履行监督执纪执法职责。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在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推动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各类矛盾纠纷有效化解,极大提升了基层治理能力。今年以来,全市乡镇(街道)纪委监察办公室共处置问题线索1151起,立案537起,党纪政务处分560人,较去年同期实现较大增长。
“通过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市纪检监察工作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加强,监督体系进一步健全,监督能力和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安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黄明海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深入扎实地推进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补齐基层短板、提升整体监督能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