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生活垃圾乱堆,苍蝇蚊子满天飞,现在你们看看,俺村旧貌换新颜!”近日,林州市姚村镇焦家屯村民焦金财指着自家围墙外的一块印着“街长制”信息的蓝牌子,对前来督导回访的该市市委第六巡察督导组激动地说道。
原来,在去年巡察村(社区)期间,林州市委巡察组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问题作为立行立改事项交办给了该村“两委”,该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得到暂时解决。
焦家屯村虽面积不大,但街道不少,纵横交错近40条,仅靠村“两委”干部几个人去拾掇,难以使街道长期保持干净。针对这一问题,林州市委第六巡察督导组建议该村建立长效机制,成立由村“两委”、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构成的“清洁家园”领导小组,彻底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
根据巡察督导组的指导建议,焦家屯村探索实行了“街长制”,将该村划分为4个区39条街,街长从所在街道居住的党员和群众中推选产生,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责任牌上墙,各街长负责,督促农户保持门前院内环境整洁,坚持晨清扫、日保洁,做到垃圾不乱扔、杂物不乱放。刚开始,街长和党员干部们带头到分包责任的街道,挨家挨户清理垃圾,后来村民们看到家园、街道干净起来,也逐渐积极主动地参与了进来。
村民行动起来了,巡察督导组及时建议,要开展评比、奖优罚劣、完善提升,建立一套完整的“街长制”制度。对环境整治不到位的地方,现场提出整改要求;对评出的模范卫生街和模范卫生户,进行表彰,公布上榜,全村广播通报。
自去年7月实行“街长制”以来,焦家屯村已进行评比10余次,向模范卫生街和模范卫生户发放扫帚、垃圾桶、机动车头盔等奖品,有力地提升了群众自扫、自理、自治的主动性,“清洁家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在‘街长制’带动下,我们村变的干净整洁了,环境变的优美了,村民的自治意识越来越强!”该村党支部书记焦明生坦言。自今年三月林州市开展以巡促治以来,督导组又多次来到焦家屯村回访,对“街长制”的规章制度、实施过程、治理效果进行调研总结,为下一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做准备。
“‘街长制’是以巡促治在村(社区)治理工作上的有益尝试,下一步我们将依托‘街长制’,针对矛盾调解、平安建设、集体经济等基层治理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不断地丰富、完善‘街长制’的运行机制,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增添动力。”林州市委第六巡察督导组组长马玉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