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村的机井修好了,出水可快了,再也不用为浇地发愁了!” 近日,台前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回访机井整改情况,村民们围拢上来,争相分享农田灌溉难题解决后的欣喜。
去年以来,濮阳市纪委监委紧盯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堵点、痛点问题,开展“室组”联动监督,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不达标、挤占挪用资金、机井等配套设施长期闲置无法使用等突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全方位明察暗访。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下发《农田水利设施问题督办函》,以钉钉子精神督促相关部门立行立改,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全市共排查2019年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59万亩、机井6.8万余眼、灌排沟渠358条,推动263眼“病井”重焕生机,让农田得以畅饮及时水,为粮食稳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为让监督更高效、更精准,该市纪委监委紧跟时代步伐,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大力推进智慧农业系统平台建设,为高标准农田装上“智慧大脑”。通过对高标准农田建成区的苗情、病情、虫情、墒情以及气象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与精准分析,项目区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生产风险得到有效降低。如今,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已全面实现“旱能灌、涝能排”,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高标准农田建设,既要“建得好”,更要“管长远”。该市纪委监委聚焦农田设施管理环节,坚持“建管并重” 原则,从规范竣工验收、确权移交工作入手,明确管护主体与责任,有效避免“无人管”“推诿管”等现象发生。一方面,将问题设施整改与后期管护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实施,积极落实管护经费,筹措资金为机井购置保险,切实解决群众机井维修难题;另一方面,围绕各类风险点,制定完善防控措施,规范管理流程,对已完工项目及时开展 “回头看”,针对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逐项对账销号,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现“设施管用、群众满意、长期受益”的目标。
“守护耕地就是守护生命线。”该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查、改、建、验、管”多措并举,持续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工作,让农田持续释放生产潜能。(鲁玉文 李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