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行 无职党员“一编三定”的意见
2021-05-25 18:05 来源: 市委组织部

为促使广大农村党员牢记党员身份、增强责任意识、自觉践行宗旨、主动服务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在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行无职党员“一编三定”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决定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行以“党员编组,定岗位、定责任、定奖惩”为主要内容的无职党员“一编三定”。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牵引,突出基层党支部教育管理党员主体作用,通过科学设岗定责、合理定岗编组、强化奖惩激励,把农村党员更加有效地组织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主动作为、建功立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濮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主要原则

(一)坚持聚焦中心,推动发展。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着眼于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来谋划推进“一编三定”工作,通过“一编三定”组织党员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做贡献。

(二)坚持支部主导,因村制宜。以村为单位,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立足村情实际,根据村里工作需要、群众所思所盼和党员能力特长,科学设置不同岗位,组织党员合理定岗编组,积极发挥作用。

(三)坚持激活主体,催生动力。加强思想教育,促使党员增强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激发践行宗旨、服务群众的内生动力,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参与到“一编三定”工作中来。

(四)坚持完善机制,融入日常。建立健全与推行“一编三定”相配套的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制度,使党员参与“一编三定”有热情、有能力,坚持“一编三定”有信心、有动力,把履岗尽责、发挥作用融入日常生活、化为自觉行动。

三、方法步骤

农村无职党员“一编三定”以村为单位实施,具体操作中注重把握以下四个环节:

(一)按需设岗,以岗定责。村党组织根据本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村庄建设、民生改善、和谐稳定等工作实际,本着“发展稳定需要什么就设置什么岗位,群众期盼什么就设置什么岗位,无职党员能干什么就设置什么岗位”的原则,综合分析党员的年龄、文化、能力、特长、性格、身体状况等因素,在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为本村党员设立的岗位,并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任务和具体要求,力争使大多数无职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平台。岗位设置要立足村情,坚持按需设岗、因事设岗,不搞“一刀切”,并注意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对岗位进行调整。

(二)量身定岗,依岗编组。召开党员大会,公布所设立的岗位及岗位职责,组织党员申报认领岗位。原则上,有劳动能力的无职党员都要申报认领岗位,1名党员至少认领1个岗位。因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难以胜任岗位要求的党员,经党组织同意,可不参加认岗。一般一名党员认领一个岗位,有条件和能力的党员可认领多个岗位。在党员申报认岗的基础上,村党组织按照“岗位所需、党员所长,择优配岗、总体平衡”的原则,综合研究提出定岗方案,经征求党员意见后,确认每名党员的具体岗位,并把在同一岗位的党员编成一个组,每组挑选一名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党员担任组长。各组组长和上岗党员要与村党组织签订《履岗承诺书》,并在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会议上进行公开承诺。村党组织把党员分组定岗及岗位职责、服务承诺等情况,通过村务公开栏等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三)培训指导,分组活动。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要有针对性地对党员进行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科技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党员提高履岗能力。村党组织班子成员每人要联系分包一个组或多个组,经常过问情况,指路子、教方法,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组履岗情况要与包组干部的工作绩效挂钩,作为评判村干部工作的依据。党员定岗编组后,以组为单位上岗履职、开展工作,各组组长具体负责本组的计划制定和活动组织,组内党员要经常碰头,沟通情况,根据岗位职责和村情民意,主动出主意想办法,共同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建立党员履岗记实制度,如实记录各组党员履岗尽责情况。

(四)定期评议,动态管理。村党组织要定期听取各组履岗情况汇报,提出指导意见,每半年进行一次小结、点评。每年年底,结合民主评议党员,召开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会议,对无职党员履岗情况进行考评。各组组长、编组定岗党员要分别述职,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各组和每位无职党员履岗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结果张榜公布。根据评议结果,村党组织要对履岗情况好的组长、党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作为上级党组织评先评优推荐对象;对履岗情况差的组长、党员进行批评教育,并安排村干部或优秀党员进行帮带。同时,从实际情况出发,可对党员岗位进行适当调整。

四、组织领导

推行农村无职党员“一编三定”,是持续深化“两学一做”、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举措。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一)落实领导责任。县(区)党(工)委要把推行“一编三定”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抓手,纳入党建工作整体布局,搞好统筹谋划、给予有力指导,定期研究重要问题,完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工作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乡镇党委要强化抓村责任,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施策,逐村扎实推进。村党组织要发挥主体作用,认真抓好具体实施工作。要把推行无职党员“一编三定”作为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强考评,问效问责。

(二)强化督查指导。组织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加强调研指导、分类引导,推动“一编三定”工作扎实开展。要强化工作统筹,指导基层党组织把实施“一编三定”与推行党员积分管理等工作合理衔接,互相促进,形成合力。要强化督促检查,既要加强对市县乡党委部署推进情况的督查,也要深入基层党组织,通过专项督查、现场观摩、明察暗访等方式,及时掌握工作推进情况,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一编三定”工作落地见效。

(三)夯实工作基础。推行“一编三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统筹协调,全面推进,以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提升保证“一编三定”有效落实。要进一步加强村党支部建设,选优育强支部书记,规范完善支部工作运行机制,严格执行农村基层组织生活“落地工作法”。要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加大在农民工和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强化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育,不断增强队伍活力、提升党员本领。要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科学决策机制,深化拓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党务公开等制度,激发党员关心村级事务、参与“一编三定”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注重总结提升。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鼓励县(区)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丰富完善“一编三定”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要注意总结基层创造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把握工作规律,完善配套措施,推动“一编三定”工作创新发展。要运用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宣传工作中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强化示范引导,确保全覆盖、真运用、见实效。

各县(区)要根据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意见或实施方案。


责任编辑: 岳元朴
  • 版权所有:中共华龙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华龙区监察委员会
  •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47 备案序号:豫ICP备1202355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