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上干净了,家门口的脏水也没有了,现在一出门就觉得心里头敞亮亮的。”日前,县委第十四轮巡察第四巡察组在杨集乡北李桥村开展回头看时,该村村民李家四婶嗓门洪亮、底气十足地说,“多亏了你们巡察组,帮俺们村解决了一件大事儿!再也不用担心冬天在大街上溜冰摔跤了。”李家四婶说的这件“大事儿”,可真是有些年头了。杨集乡北李桥村,紧邻黄河大堤,村子不到500人。十几年前,县里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在村主干道南北大街两旁埋上了自来水管道,修了下水道,让村民也能喝上自来水。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政策的深入实施,农民富裕了,小轿车、运输车、农用车等大车小辆开进了村子,让这个偏僻的小村庄也热闹了起来。可是,不知从何时起,村里的水管线坏了,下水道不通了,村北路面上也出现了积水,且越积越多,越来越深,直至从路的西侧水沟蔓延至路的东侧,又向南延伸,弄得大街上夏天污水横流,冬天人畜、车辆要在冰上行走,甚至还出现了摔伤人的事儿。慢慢地,村民们开始怨声载道,埋怨这条路不好走,埋怨村里“当家的”不管事。今年10月份,范县县委第四巡察组进驻杨集乡巡察,在巡察组下村走访时发现,北李桥村的路面上污水连片、泥泞不堪,群众出行严重受困。巡察组随即向村里几位群众了解其中原因,围上来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老干部不干事,新干部有畏难情绪,这个事儿好几年了,你们巡察组的同志管管吧!”。巡察组组长李章龙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后,感觉群众利益无小事,便立即形成书面文字,向杨集乡党委进行反馈,要求他们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整改措施,限期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解除近500名村民心中的“疙瘩”。经过巡察组与该乡党委、水利部门及村两委积极协调沟通,乡党委负责筹措资金、水利部门负责技术指导、村里负责出义务工,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断裂的自来水管修好了,缺损的下水道盖板换上了,下水道疏通了,路面上的淤泥、污水不见了。几天后,巡察组再次来到北李桥村,查看整改前后的村容村貌,正好遇到刚出家门的李家四婶,就出现了开头的那一幕。李组长诚恳地说:“我们是县委派来巡察的,群众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你们高兴了,我们也就放心了……”告别了热情的李家四婶,巡察组又去了下一个村。(李章龙 张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