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老党员追忆革命初心
2019-10-30 09:05 来源: 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10月25日,范县纪检监察干部来到范县辛庄镇盆窑村王金遵老党员家中,听他讲述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故事。95岁高龄的王金遵,于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刘邓大军顺利渡过黄河做出了贡献。

入党

王金遵说,抗日战争胜利后,党领导人民土地改革,家家户户都分到了土地和粮食,从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可是刚过上没几天的幸福日子,国民党军队、地方武装及地主还乡团就来了,他们占领黄河南岸村庄,导致许多村民流亡在外、无家可归。

王金遵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起将国民党反动派打倒。后来他就加入了冀鲁豫解放区的地方武装部队,成为了一名支援前线的民兵,因工作积极、表现突出,被任命为民兵队长,负责为刘邓大军过黄河做好侦察工作。在为刘邓大军打好前线工作中,他的突出表现受到了党组织的认可,1947年,王金遵正式成为一名党员。

渡河

王金遵说,范濮两县是刘邓大军渡黄河的中心地段,为保证大军顺利渡河,两县成立黄河河防指挥部,建厂造船修船,组建水兵营训练水手,为刘邓大军南渡黄河作了充分的准备。

刘邓大军过黄河的那几天,王金遵每天都要趁黑夜偷偷渡船到黄河南岸察看敌情,并及时将情报上报给解放军。他说,当时南岸凡靠近黄河的村庄,敌人都会沿着水边挖有东西走向的大沟,并沿大沟每隔半里筑一个土暗堡。每个暗堡里有一个班的敌人防守,他们不时向黄河北岸放冷枪,还乡团“杆子会”会员经常在大沟附近巡逻。

王金遵回忆,六月三十日晚上,他作为侦察员,跟随第一批驶向南岸的小船侦察敌情,察看完敌情后,他们用手电筒向对岸发送信号。收到信号后,对岸的解放军陆续渡船直攻南岸,快到对岸时被岸上的国民党发现了,随即战役打响。船上的解放军在船头上用机关枪往南岸上打,同时北岸解放军炮兵阵地,万炮齐鸣,一颗颗炮弹飞向南岸,战士们迅速过河,先头部队即刻攻破了敌人控制的大堤,其他守敌仓皇逃窜。战士们登岸后立即控制了国民党防御阵地的火力,继而攻破严密布防的地堡群,为大军南进打开了通路,一夜之间国民党部队精心设防的自诩足抵40万大军的黄河防务,全线崩溃。

传承

王金遵感慨地说道,他的家庭是革命家庭,他和老伴范秀锦都是新中国成立前的老党员,都经历过战火的历炼和革命斗争的洗礼,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明白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要倍加珍惜。

他指着墙上的照片说,他和老伴共育有四子三女,如今已是四代同堂,家庭和睦、人丁兴旺。在他们的影响下,大儿子和二儿子继承革命精神,先后参军入伍,报效国家,为建设新中国奉献了青春、贡献了力量。

听完老党员的故事后,纪检监察干部们为革命英雄事迹感动,为老党员奉献一生的崇高精神感动。范县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黄守胜紧紧地握着老党员的手说:“非常感谢你在革命战争年代为党和人民作出的积极贡献。虽然战争硝烟已经远去,但你们英雄的壮举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我们将守初心践使命,继承发扬老一辈党员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忘我工作。”(范县纪委监委黄守胜 张瑞方)


责任编辑: 马冲
随手拍来监督
  • 版权所有:濮阳市纪委监察委
  • 地址:濮阳市金堤路532号 电话:0393-6667111
  • 政府网站标识码:4109000047 备案序号:豫ICP备1202355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