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举报工作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是纪检监察工作的第一道程序、第一个关口。2024年,清丰县纪委监委以提升信访办理质效和群众满意度为出发点,优化机制、创新举措,依规依纪依法、精准规范处理信访诉求,切实推动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
畅通渠道 让信访“连心桥”更贴心顺心
“请放心,我们一定按照有关程序进行登记录入、督促办理……”在“信访基层行,纪监心连心”下乡接访活动中,该县纪委监委信访室工作人员认真细致填写《来访接待登记表》。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出台《清丰县纪委监委领导公开接访、带案下访工作制度》,组织县乡纪检监察干部到田间地头、街角广场、集贸市场等地“摆摊设点”下沉接访,对现场能够解决的问题,当场进行处理并给予答复;对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问题,承诺限时办结并跟踪反馈,让群众在家门口信访、问题在家门口解决。
“请您添加我们的微信服务平台‘纪小帮’,如果有需要,我们会第一时间帮助解决……”接访现场,该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村民微信群内分享“纪小帮”微信名片,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在线咨询政策、反映问题。该县纪委监委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规范接访场所,完善设备设施,制作《信访举报处置流程》,引导群众正确举报,有效解决群众诉求,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分类预警 让信访“晴雨表”更准时准向
“你们存在多层多头重复信访问题,经会商研判,现下发预警提示函,请你镇对上述问题及时研究、及时查清、及时化解……”近日,清丰县纪委监委信访室向某镇纪委下发《信访预警通知书》并进行预警提醒。
该县纪委监委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建立苗头性倾向性信访问题预警工作机制,抓早抓小化解信访矛盾隐患,出台《清丰县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预警管理办法》,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督办机制,实行动态管理。2024年,共下发蓝色预警提示函11份、黄色警告提醒函6份、红色问责督办函2份。
“我们通过预警督办机制,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补救为事前防范,增强了信访举报件办理工作的主动性、前瞻性和预见性,推动全县信访举报件办理工作提质增效。”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精细规范 让信访“质效度”更高更实
“每件信访件都必须做到按期签收、规范处置……”日前,该县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孟永旗围绕重要信访件办理等方面开展实操培训,就初次检举控告件各项流程环节进行详细讲解,对检举举报平台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疑问现场答疑解惑。
该县纪委监委编印《信访举报接待工作手册》《二十种信访举报疑难复杂问题应对处理指导意见》等,聚焦主责主业,深化“六个规范化”,即规范来访接待场所、规范领导接访制度、规范信访接待流程、规范审核报结程序、规范信访工作文书格式、规范平台应用,持续提高信访举报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
推动检举举报平台深化应用,实现县、乡(镇)、派驻纪检监察机构举报平台全覆盖,所有信访举报件均线上线下“双轨”运转,形成信访举报从接收受理到处置反馈的完整闭环。为优化信访办理流程,推动信访举报工作由“传统登记分流”向“科学甄别研判”转变,该县纪委监委梳理群众反映强烈、矛盾较为突出的信访问题,以领导包案、个案指导、召开专题调度会等方式进行重点突破,严格落实“一案一档、一案一责”要求,切实提高信访举报件转办效率。同时,加强与信访、司法、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完善信息沟通和线索双向移送反馈机制,确保信访问题及时处置、妥善化解。2024年,全县信访总量同比下降45.9%。
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既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又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准确把握信访工作的特点规律,持续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服务下倾,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让信访成为群众“信任之访”。(胡文爽 李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