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范县纪委监委深入贯彻《关于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监督的若干意见》,把推行派驻机构集中办公作为统筹整合监督力量、提升基层监督质效的有力抓手,持续夯实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层基础。
“攥指成拳”形成监督合力
“集中办公前,派驻纪检监察组在驻在单位各自为战,人员力量不足,监督质效不高。集中办公后,实现了‘室组’联合监督,推动了派驻监督从‘有形’向‘有效’转变。”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县纪委监委17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全部回到委机关集中办公,由委机关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保障,实现人员力量融合、工作协同推进。
该县纪委监委建立“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纪检监察室+派驻机构”片区协作机制,将5个纪检监察室、17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划分为5个协作区,明晰纪检监察室与派驻机构的工作职责,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
派驻监督点多、线长、面广,如何提升监督效能?该县纪委监委探索建立“日常监督+联动监督”工作模式,针对监督单位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三重一大”制度执行等日常工作,该县纪委监委制定“共性”监督清单,各派驻机构采取参加会议、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开展日常监督;针对监督单位重要任务执行、重要权力运行、重要职责履行、重要问题整改等情况,该县纪委监委制定“个性”监督清单,统筹协作区监督力量开展联动监督、交叉监督、联合办案等,有效破解监督分散、力量不足等问题。
集中办公以来,该县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开展联动交叉监督检查13次,推动整改问题37个,监督质效明显提升。
联合办案释放“集”的优势
此前,该县纪委监委驻县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收到反映县乐土粮油购销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经理张某的问题线索后,随即展开核查,但因人员不足,案件陷入停滞。
为打破僵局,该县纪委监委启动片区协作机制,由片区牵头负责查阅账目、开展谈话,驻县自然资源局纪检监察组实地走访排查,各方衔接顺畅,案情很快水落石出,张某因多次批准使用大量白条入账,受到政务警告处分。
该县纪委监委以协作区为抓手,探索以案件办理部门牵头抓总、全片区共同配合的工作模式,“室”发挥协调统筹作用,在手续审批、措施使用、办案安全等方面予以支持指导;“组”发挥近距离优势,结合具体情况精准发现问题;遇到重大问题线索时,全片区联动、形成合力。2024年6月集中办公以来,全县派驻机构立案21件,党纪政务处分30人,分别占全年总数的70%、81.1%,“集”的优势充分释放。
从严从实提升履职能力
近日,该县纪委监委围绕《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等内容,组织委机关、派驻机构,县委巡察机构4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开展测试,全面检验对理论和业务的掌握精准程度和实践运用能力。
集中办公以来,该县纪委监委探索建立“双周一测试”的以考促学长效机制,每两周从委机关、派驻机构,县委巡察机构中循环抽取纪检监察干部参加测试,至目前已组织12场。
该县纪委监委坚持把加强自身建设和提升监督效能结合起来,聚焦派驻监督职能,搭建教育培养平台,通过以廉铸魂、以培补短、以考促学、以案代训等举措,持续强化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全力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铁军。
此外,坚持每月对派驻机构案件办理质量情况开展专项评查,结合评查情况召开派驻监督座谈会和案件质量反馈交流会;每季度晒出派驻监督“成绩单”,及时掌握派驻机构工作动态;每半年召开一次派驻监督工作研讨会,帮助派驻机构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推动派驻干部增本领、强担当、善履职。
“我们将进一步凸显‘派’的权威,发挥‘集’的效应,持续完善配套制度建设,不断推进人员力量有效整合、监督办案深度融合,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侯艳彩 张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