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做实基层监督,规范小微权力运行,濮阳市华龙区纪委监委积极探索乡镇(街道)纪检监察规范化建设,在基础保障、机制完善、力量整合上持续发力,不断提高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质效,让基层监督真正“长牙”“带电”。
融合监督平台 筑牢前沿阵地
“你看,我们的老旧小区大变样了吧!”濮阳市华龙区黄河路街道颐南社区居委会主任宋先凯自豪地介绍,“我们的老旧小区改造可以说是花了最少的钱,办了最大的事。这多亏了我们的信息化监督系统,社区里干什么事,都是敞敞亮亮的!”
为进一步强化基层“三资”阳光透明,华龙区纪委监委在全区各乡镇(街道)统一规范化阳光办公场所,布置终端查询访问一体机,明确阳光公开、阳光理财两个区域。全区各村(社区)“三务”公开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公开,群众通过平台随时查看村级财务收支记录及原始凭证等财务情况。阳光办每月集中一次对辖区内行政村财务收支情况进行阳光理财、乡镇(街道)纪工委定期对财务收支公开公示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不论大事小情,我们都有参与权和决策权,程序公开透明,我们的事就好办了。”社区居民马强这样说到。该区纪委监委将信息化监督系统与华龙区廉洁乡村公开平台、华龙区“三资”监管平台兼容合并,并与区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链接,打造“四合一”信息公开平台,设置简洁清晰的板块,在”我要评价”版块,人民群众可以对相关职能部门、公职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能力进行评价;在”我要投诉”版块可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侵害群众利益、破坏营商环境等行为进行投诉;在“我要点赞”板块可对好干部、好事迹、好项目进行点赞;在“随手拍”版块可对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行为进行随手拍。通过上述版块倒逼相关职能部门和公职人员知道必须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有效保障了群众的监督权。让群众扫二维码知村事,随时随地查询监督;为59个村配备平台访问一体机,实现线上线下全面公开。至目前,依托“四合一”平台,全区各乡镇(街道)共处置信访件 27件次,共约谈提醒1人;共立案28件,结案28件,党纪政务处分32人。通过平台党纪党规集中宣讲66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1条。
创新信访模式 提升监督执纪质效
该区纪委监委坚持信访举报重心下移、关口前移,让群众不出远门就能反映问题、表达诉求。推行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接访制度,由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及各乡镇(街道)纪(工)委书记分别在区、乡两级接访场所带班接访,运用远程视频接访系统通过“单对单”、“单对多”视频会话形式,“在线”远程指导、“在线”会商案件,加强对乡镇(街道)信访接访监督、指导和规范,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群众吸附在当地。全区信访举报形势持续向好,三项指标大幅下降,上半年信访举报总量、检举控告总量、越级访分别下降56.4%、56.8%、60.6%。
凝聚合力 实现精准监督
依托华龙区信息化监管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筛查、碰撞比对等手段对6个试点村(居)三资运行情况进行比对,提高监督效率,精准发现存在的各类问题线索。借助华龙区廉洁乡村监督平台微信公众号,让群众对村内三资管理情况,“四议两公开”重大决策事项进行查看,实现“指尖”上的监督。推行农村集体“三资”“三管、二审、一监控”管理机制,即: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中心受村委托,管资金、管资产、管资源,村审议、乡审计,区网络平台监控。优化升级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系统,开发增设农村集体资金网上报批支付功能模块及村集体手机网报支付APP,实现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信息平台与村集体手机网报支付APP互联互通,提高审批支付效率,前移审核监督关口,构建了从“村级支付申请-乡级审核批准-村级银农支付-乡级核对审验-完成转账支付”的“闭环”运行机制,实现了农村集体资产及财务全程网络数字化闭环管理。确保适时掌握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增减变动状况,杜绝了暗箱操作和违规操作,有效堵塞了管理上的漏洞,防止了集体资产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