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片区协作机制,我们仅用一个多月就查清了城东办陈村党支部书记陈某勇等人挪用集体赔偿款问题,给予相关人员党内严重警告、记过等处分,违纪所得予以收缴。”濮阳县纪委监委第五乡(镇)协作区主任介绍的这个案例,生动展现了该县深化片区协作机制带来的监督效能提升。
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按照“就近整合、区域划分、便于指导、利于工作”的原则,将全县23个乡(镇、办)匹配划分为5个纪检监察协作区,建立“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乡(镇)协作区+乡(镇、办)纪检监察机构”片区协作机制,明晰乡(镇)协作区的工作职责,通过集中办公、定期会商、片区联合等形式,实现县级纪委监委与乡(镇、办)纪检监察机构人员联动、线索联商、信访联办、监督联动、案件联查,构建了职责清晰、优势互补的基层监督体系。
“部分案件涉及人员多、材料复杂,有时需要大量走访调查,单靠我们乡镇的力量是很难高效完成的。片区协作不仅可以帮我们从协作区中抽调人员协同办案,还能带动我们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综合素质、业务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显著提高。”该县梨园乡纪委书记在第二乡(镇)协作区的协助下,顺利办完某村委员挪用群众青苗补偿款案件后有感而发。
为解决基层监督力量薄弱问题,该县纪委监委乡(镇)协作区统筹调配办案力量,机关业务骨干和乡镇纪委工作人员协同办案,定期碰头,交流案件办理心得,分析案件重点、把准办案方向,极大提高了办案质效。与此同时,该县纪委监委在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整体素质上下功夫,采取轮岗轮训、专题培训、实战练兵等方式传经验、教业务、练“内功”,有针对性地加强纪法知识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片区协作机制打破了地域限制,实现了乡镇纪委由‘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的转变,破解了人情干扰不愿监督、不敢监督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完善片区协作配套机制,进一步提升基层监督执纪质效。”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周红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