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基层 不负韶华
“大家再加把劲儿,咱今天把营养肥给它上完了,等过了年这可都是一地的‘小金伞’呐!”12月18日,龚店镇余王村驻村书记张延召踩着泥泞的路面,在寒风夹杂着细雪中,一个个扒开大棚查看羊肚菌营养肥实施情况。
张延召是叶县纪委监委下派到龚店镇余王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初到余王村,张延召就发现余王村是典型的农业村,拥有两千多亩耕地,常年种植花生、红薯、小麦和玉米,但往往只能自给自足,难以实现对外销售增加群众收入。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延召了解到羊肚菌这一农作物出菇时间快、周期短、效益高,就想着能否在村里中上这一产物。此时,刚好村里的村民王延涛也有此意愿,两人不谋而合,张延召便立马联系技术专家开始着手种植羊肚菌事宜。2021年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羊肚菌开始在种植户地里生根发芽,余王村的致富之路也随着一颗颗种子的播种耕耘着新生的希望。
“多亏了张书记跑前跑后,不仅给我们协调土地还特意找来专家给我们指导,现在呐,我们已有12个羊肚菌大棚,单2022年就已达到10w元左右的利润!”种植户王延涛高兴地说道。
“有了这个成功经验,明年我们打算把羊肚菌发展成集体经济,让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村支部书记王延如看着地里的羊肚菌满是希冀的说道。
干事有“泥土味” ,帮扶也需要有“亲情味”,张延召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
72岁的王国宇是村里的脱贫户,虽有两个女儿但都已远嫁,家里只剩下老两口,这年3月,因为医保二次报销的事,老两口可伤透了脑筋,因为年纪大腿脚不方便,也不知道正规报销流程,迟迟没有办法报销,张延召了解后,亲力亲为像对待双亲一样对待两位老人,一遍又一遍的给二老讲解报销流程,仔细确认所需的信息,并不断往返县医保局,帮助二老解决其报销事宜。
今年5月份麦收季节,河南遭遇不期而至的“烂场雨”,眼看丰收的小麦就要烂在地里,张延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了减少村民损失,张延召和村支部书记书记王延如联合村室其他成员,拿出以人事、胜天时的信念,竭尽所能协调车辆,并也都挽起裤腿儿、拿起镰刀躬身下地,连续两天两夜,不眠不休帮助农户抢收小麦,减少村民经济损失。
当问及延召如何看待驻村这两年时,他这样回答道:“我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帮助村民干实事、帮助村里干正事,只要大家认可,说明我这个驻村书记当的是有价值的,这也算是是不负初心,不负韶华。”(张延召 田济源)
村民的事儿都是大事
“哥,现在咱脱贫户有一个政策,我给你说说……”近日,龚店镇龚西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鑫,通过手机和外出打工的任小敏讲解最新脱贫户外出务工一次性交通补贴政策。李鑫是叶县纪委监委选派到龚西村的驻村第一书记,2022年11月份到村里开展工作,最是年轻,工作起来却非常认真负责,充满热情和干劲。
最近,上级在乡村振兴同巩固脱贫攻坚后评估工作中,出台了“一奖一补”交通务工补贴政策,面向各县(区)所有脱贫享受政策户和风险未消除的监测户,只要有外出务工的人员,符合条件,资料完善通过申报就能领取一笔补贴款项。 李鑫知道后,第一时间与村两委干部入户宣讲,然而符合条件的一些人却因外出打工没在家,或是在家的老人不会办理而放弃了申请。 于是李鑫与符合条件的务工人员一个一个打电话,讲明申报流程,并协调相关部门,最终让符合条件的人成功申报了属于他们的补贴资金。 “谢谢驻村干部,为了这一点儿小钱忙前忙后,钱虽不多,但对俺家来说是实实在在的。”任小敏在电话中感激地说道。
“恁哩事儿再小,都是大事!”李鑫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驻村以来,他团结村两委干部,开展入户走访工作,俯下身去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他的这种工作方式不仅提高了为民办事服务水平,也增强了村民对他的信任和认可。他的努力和付出为村庄的发展和村民的福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李鑫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