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洛川会议)。会议指出,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标志着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正式形成。
《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全面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政治主张,彻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战争路线,在第四条“改革政治机构”中明确提出要“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表明中国共产党“改造政府成为抗日民主的廉洁政府”的决心,对于我们党建设廉洁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抗战爆发后,我们党认为,在组织全国抗战中政府将扮演重要角色。这个政府不仅必须是抗日政府、民主政府,同时还必须是廉洁政府。廉洁是政府公信力的基石,如果一个政府不能保持自身廉洁,并有效遏制和解决贪腐问题,迟早会失去最广大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如果这样,实现抗日救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实践表明,廉洁政府的构建在推进抗日救国胜利进程中凝聚了人心和力量。在实现全民抗战的斗争中,人民群众尤其是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切实感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与国民党政权的根本区别,认识到共产党是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民紧密地团结在共产党周围,诚心诚意地响应其号召,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斗争之中,有力地推进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
抗战时期党中央关于廉洁政府构建的探索与实践,至今都弥足珍贵,是中国共产党继续推进廉洁政治建设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