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纪检人手记 】于平凡之中诠释伟大 ——纪检干部重读《扁鹊见蔡桓公》有感
发布时间: 2019-12-19 03:29 来源: 南阳市纪委监委网站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

  再读《扁鹊见蔡桓公》已是一名纪检监察人,时过境迁,对这篇故事的领悟也更加深刻。扁鹊的医术令人叹服,但故事中的蔡桓公却更让人深思。蔡桓公位高权重,又有神医相助,竟然在一个月之内由疥癣之疾恶化成膏肓之病,直至一命呜呼,终成悲剧!

  有人说这起悲剧的源头在于蔡桓公“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的偏见葬送了自己的性命。但从纪检监察角度看,悲剧始于人性的弱点——对自己的纵容,即任性。亦如蔡桓公不正视自己的小毛病,听不进医者良言,屡失治病良机,最后只有无尽的悔恨。

  其实,蔡桓公式的悲剧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通过“打老虎”、“拍苍蝇”,一大批党员干部锒铛入狱,其中有多少人曾经是人民的模范和好干部,最终却走向自我毁灭。细察他们的堕落之路,无不是因党性弱化、自我膨胀、放松警惕,对私欲一再纵容,由小错铸成大错,一错再错之下,回头已是不归路。人性的弱点和权力的特性像一双无形的手不断的拉人落水。

  正所谓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如果在悲剧的源头有人当头棒喝,及时警醒,有多少党员干部可以避免悲剧,又能为党和人民挽回多少损失。而这当头一棒,正是纪检监察工作的职责所在。

  有人说纪检监察工作是挑人毛病、抓人小辫子,容易得罪人!正如扁鹊多次指出蔡桓公的病情,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惹人怨恨。其实不然,如果把医生和纪检监察工作者相比,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纪检监察工作者的职责是监督、执纪、问责,其根本目的也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只是方式是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帮助犯错者纠错改错,回到正确轨道上。而狭隘的“老好人”观念虽不会得罪人,但更无法真正施救于人,反而助长歪风邪气,徒增蔡桓公式的悲剧,后果恐怕比杀人更甚!

  也有人说小惩小罚难显威慑,不如抓大放小,以儆效尤!这个观点始终不予苟同,大案要案虽能引发震动,但其危害和惩治代价也是无法估量的,正如执纪监督四种形态所说的“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要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应当是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只能是极少数。”这既是工作目标,也是工作要求,亦是指导方针。

  人是干事创业之本,党员干部则是人民群众的先锋队和带头人,保持好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崇高使命。新时代的今天,纪检监察工作始终诠释着共产党员忠诚、担当的本色,在平凡中彰显着伟大。相信待纪检监察“战士们”解甲归田,马放南山之时,将是一片海晏河清的盛世之景!(方城县纪委监委庞书超)
©中共南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南阳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26770号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229号    网站标识码:4113000048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