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纪检人手记:驻村扶贫队里的80后纪检干部
发布时间: 2019-07-25 02:10 来源: 南阳市纪委监委网站
  7月22日是中伏的第一天,凌晨的一场小雨消除了闷热的暑气,在唐河县昝岗乡赵岗村委段庄组刘景娜的小院里,枝繁叶茂的石榴树展示着它勃勃生机。刘景娜一大早麻利地收拾完院子就来到村部,开始了她村扶贫公益岗——村保洁员一天的工作。
  
  “贫困户:刘景娜,2016年1月被识别为精准扶贫对象”,来自唐河县纪委驻村扶贫工作队的郭彪在驻村入户走访笔记本上这样写道,“刘景娜致贫原因:丈夫早逝,女儿远嫁,因病丧失劳动能力,有瓦房三间,耕地4.6亩......”
  
  扶贫工作队员郭彪是唐河县纪委一名年轻的80后纪检干部。接到扶贫任务后,他没有任何畏惧,也没有多余言辞,默默地收集整理脱贫攻坚政策等相关资料,就开始了驻村扶贫工作。
  
  “2017年4月9日,小雨,到村上熟悉情况,了解村情村貌,配合村委开展工作。得知赵岗村位于唐河县昝岗乡边缘,辖6个自然村,有11个村民小组580户2741人,耕地4130亩。该村农业生产基础薄弱,农民生产技术落后……”
  
  “2017年4月10日,晴,今天第一次开始入户走访宣传,收获颇多,村组的道路还是泥巴路,群众出行问题首要解决……”
  
  “2017年5月26日,阴,麦收在即,天气不好,村里劳动力不足,要抓紧协调农机部门,联系几部收割机抢收麦子……”
  
  “2017年9月26日,雨,持续半月的阴雨使得村里好多花生都还泡在地里,拔出来也无法晾晒,打算明天一大早回机关找同事们来帮忙,帮助群众突击收花生……”
  
  “2017年11月2日,晴,召开村党员大会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及土地确权工作……”
  
  “2017年12月26日,晴,今天很开心,村里又有一批贫困户脱贫了。刘景娜自家土地流转收入、公益岗工资和村合作社分红三项的收入也达到了脱贫标准,看到她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也很是高兴。”
  
  “2018年5月6日,晴,今天村爱心港湾扶贫超市开张,群众热情很高。要好好利用这个平台,教育贫困户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移风易俗,破除迷信,通过日常劳动提升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通过扶贫产业早日脱贫致富……”
  
  “2018年7月18日,阴,今天是村水泥路修通第五天,天气预报还是没有雨,要交代公益岗的刘大姐继续浇水,把水泥路养护好……”
  
  “2019年3月11日,雨,今天到县行政中心参加全县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建设推进会,要加快村创煜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引导全村贫困入股合作社……”
  
  “2019年7月7日,晴,今天周末打算提前到岗再把‘七改四有一树’(‘七改’即改厨、改卫、改门窗、改照明、改院子、改墙地面、改线路,‘四有’为有整洁庭院、有简单家具、有日常生活用品、有干净被褥,‘一树’为树立文明新风)工作再逐户检查一遍,迎接上级验收……”
  
  厚厚的五本日记,记录着这位80后纪检干部的扶贫工作历程,工整的字迹彰显着踏实与勤奋,字里行间充满着他对脱贫攻坚的热情和对贫困户的关爱。
  
  脱贫攻坚要扶志,要重聚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凝聚力。驻村走访期间,郭彪发现当地群众对少部分村干部的作风有些意见。“作风如果不实,就会影响国家好政策的顺利落地!”为此,郭彪在村支部民主生活会上大胆提出想法,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村干部改变作风,扛起脱贫攻坚责任。解决实际问题,必须深挖思想根源,村支部民主生活会后,两委班子认识到了自身问题,工作态度和作风也逐渐转变。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自安说:“一个帮扶干部都这样拼命帮我们,我们还有啥理由不努力?”
  
  2019年7月1日,在参加昝岗乡政府庆祝建党98周年扶贫工作座谈会后,郭彪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作为一名党员,一个扶贫工作者,尤其是一名纪检干部,就应该时刻牢记党中央脱贫攻坚总要求,和帮扶干部一道将工作地点放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实实在在的掌握贫困地区的困难,熟知制约当地发展的瓶颈,随时随地为百姓办实事,解决根本问题。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将纪检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作风一直留在这里……”(唐河县纪委宣传部)
©中共南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南阳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26770号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229号    网站标识码:4113000048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