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卫士情怀 | “两难”的李白
发布时间: 2024-01-04 08:40 来源: 南阳市纪委监委网站

  去拜谒李白墓,是在深秋时节的一个下午。
  
  其实在安徽马鞍山市,大青山李白文化园远没有濒临长江的采石矶和天门山风光秀美名气大,但我们仍选择到那里一游,只因为那里长眠着“诗仙”李白。
  
  李白文化园位于当涂县太白镇太白村,背靠大青山、面临大清河、远眺长江,入口石牌坊上刻“诗仙圣境”,石牌坊面朝西,大概后人想让这位西蜀游子遥望故乡吧。
  
  园区内,小桥流水、亭台楼榭、白墙黛瓦,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柳荫曲径、芳草萋萋,环境清新雅致。
  
  半亩方塘的对面是一尊李白举杯邀明月,纵酒当歌的汉白玉雕像,这是一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李白。
  
  在太白碑林,我们欣赏了历史文化名人和书法名家书写的李白经典诗歌碑文,这是一个“笔落惊风雨,诗成涕鬼神”的李白。
  
  从太白碑林出来,我们直奔太白祠。厅内迎面一尊李白仗剑行天涯的塑像,他左手按剑、右手背后、双目含慧、长须飘逸,这是一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李白。
  
  穿过太白祠的享堂,就来到李白墓前。墓呈圆形,用方块青石垒成,墓前有清代花纹碑一方,上刻有“唐明贤李太白之墓”,据传这是李白的“铁杆粉丝”——“诗圣”杜甫的手笔。我们怀着无比虔诚、景仰的心情在墓前三鞠躬,遗憾的是我们忘了带酒,不能用诗人一生的挚爱来祭拜。
  
  绕墓三匝,李白的墓与想象中差距太大,一抔黄土,掩着诗人的骨骸,与平常乡野村夫的坟墓没什么区别。这样的墓地,对“吐一口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来说,是不是太简单了,总觉得有点儿悲凉。但这确确实实是李白墓,里面就躺着伟大的诗人李白,这是一个“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的李白,这里看到的是个“两难”的李白。
  
  李白一生以“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青一”的功业自许,然他又不屑走科举致仕之路,希望遇到像燕昭王那样礼贤下士的明君。
  
  虽说李白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气节,但当他在求时任荆州长史韩朝宗举荐时,也不得不放低身段、献尽好言。上去就夸“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还把韩荆州比作周公、文章司命,说自己的诗文是雕虫小技,其实历史上的韩荆州名气根本没那么大,诗文更不能与李白相提并论。当然与别人不同的是,李白在猛夸狠赞韩荆州时不忘肯定展示自己,说自己“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但李白也确实有那样的才气,不过他写给韩荆州的求荐书却石沉大海。
  
  公元742年,42岁的李白在贺知章和玉真公主的推荐下奉诏入京,李白认为自己一展身手的时机到了,放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傲自负之言。然而,唐玄宗并没有重用李白,只是把他当作装点太平盛世的门面,使李白自诩的姜尚诸葛之谋、经天纬地之才无用武之地,他狂放不羁、纵酒无休歇、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的性格,也不适合在体制内干事。仅仅两年后,他就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如果李白自此以后能一心寄情山水、超然求道也可安度余生。然而,李白不能像其偶像孟浩然一样淡泊名利、独善其身,他在超然求道的理想之下,却还想真正入世一展心中抱负,做一些利国利民的大事。
  
  正是存在这种思想,公元757年,57岁的李白投奔永王李璘,正当李白又一次认为自己建功报国的时机到了,永王却因阴谋叛乱被朝廷围剿,李白也因追随永王而获罪,被判流放夜郎,家人为营救他散尽家财,后经众多好友营救才得以赦免。
  
  赦免后已近暮年的李白再也经不起折腾了,也再也无力过寄情山水的生活了,只得投靠在安徽当涂县当县令的族叔李冰阳,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公元762年,李白病死在当涂。
  
  世事风云变幻,生死穷达,自有幸与不幸之别,大概是由人的性格决定的。李白的一生处在入世和出世的“两难”之中,可谁又真正懂他?别人是花,李白是雾里花,别人是月,李白是水中月,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谁又能看得真切明白?也许李白墓享堂前的那副对联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注解:既是诗仙又是酒仙浅酌低吟皓月应怜零乱影,初为游客终为逐客凄怆潦倒蛟龙好护漂流魂。
  
  从李白文化园区出来,正值晚霞夕照,道路两旁是金灿灿的水稻,大青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秀美,一代诗仙长眠在这里,我曾经来过。(李晋)

责任编辑: 南阳市纪委管理员
©中共南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南阳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26770号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229号    网站标识码:4113000048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