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厂开在‘家门口’,我不仅可以就近照顾家里,还能进厂干活,一个月至少能挣两三千元呢……”近日,面对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邓州市腰店镇黑龙社区锐宇伞业有限公司职工董小娜高兴地说。
此前,邓州市纪委监委结合巡察发现的该社区产业发展缓慢问题,督促腰店镇党委立足实际、统筹谋划,引进锐宇伞业有限公司。经整改,该镇建成伞厂6家、村级加工点15个,带动群众家门口就业1000余人,人均月增收2000余元。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牛鼻子”。今年以来,邓州市纪委监委持续加大乡村振兴项目建设、“1+N”产业发展、惠农资金使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领域的监督力度,高质量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以有力有效监督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为凝聚监督合力,该市纪委监委不仅依托“协作区”制度优势,压紧压实乡镇党委主体责任,还整合机关部室组和财政、审计、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力量,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线索管理移送、协同联动共治的工作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紧盯乡村振兴领域5个方面监督重点,探索“分类施巡巡改一体”对村巡察模式,深化运用巡察整改成果。
“种子是夏粮丰收的关键,一定要加大农资打假力度,把好种子质量关。”在督促邓州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的同时,该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紧盯乡村振兴领域政策落实、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等“重点事”,对职能部门开展的“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重点项目作用发挥情况大排查”进行抽查,围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帮扶政策落实等方面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已抽查项目23个,发现问题13个,转化问题线索7个;全市累计通过“一卡通”系统发放补贴74项,发放资金9亿元。
邓州市纪委监委聚焦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突出问题,坚持监督下沉、监督落地,以有力有效监督护航乡村振兴。图为该市纪检监察干部到河南先天下种业有限公司仓库查看小麦种子情况。
在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过程中,该市纪委监委注重加强监督机制建设,对32个重点村(社区)实行“三资”提级监督,通过审计“过一遍”发现交办问题五大类31项问题。深入查处剖析乡村振兴领域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把整治整改与完善制度、促进治理相结合,通过下发以案促改提醒书、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职能部门补齐短板漏洞,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财务管理办法等制度,以制度完善促进乡村治理水平提升。
“邓州是传统农业大市,乡村振兴领域点多、线长、面广。”该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延伸触角,坚决惩治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以强有力的监督护航乡村振兴。(惠翠 陈明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