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南阳:做实做细过渡期专项监督
发布时间: 2021-12-17 08:44 来源: 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初冬的暖阳透过树梢,洒下斑驳的影子。南阳市卧龙区王村乡王庄村小学门前的空地上,几位老人围坐在一起晒着暖儿。阳光走到哪里,他们就带着板凳挪到哪里,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有一搭没一搭地谈论着今年的收成。

  

  “大伯、大娘,最近帮扶干部还来得勤吗?”“每个月5号、20号的‘集中帮扶日’都来!”“眼瞅着日子一天好过一天,可帮扶人还像过去一样关心着我们!”“我的帮扶人常说,现在只是新生活的起点,要和俺家人一起继续奋斗哩!”面对前来走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老人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道,脸上的笑容如阳光般和煦。

  

  脱贫不脱监督,铁纪护航振兴。今年以来,南阳市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聚焦“四个不摘”政策落实情况,深入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坚决纠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以高质量监督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聚焦重点频发力 严查快办振纲纪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今年初,南阳市纪委监委精心谋划部署,先后出台《关于发挥职能作用监督保障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方案》《关于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专项监督的工作方案》,安排部署专项监督各项工作任务。

  

  为实现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小切口推动问题大治理,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作为政治监督重要抓手,列入市县纪委书记同下级党委书记谈心谈话、新提重用市管干部廉政谈话重要内容,压紧压实专项监督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督促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动态调整治理重点,以精准监督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该市纪委监委一方面督促县乡党委政府及市直行业扶贫相关职能部门分行业分系统建立行业部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职责清单181项,一方面于每月上旬动态调整阶段专项监督重点。目前,已发现并推动解决安全饮水保障不力、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不到位及扶贫项目资产底数不清、产权不明、闲置浪费、监管缺位等突出问题700余个。

  

  针对县域资源禀赋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各县市区纪委监委结合本地实际,集中时间力量,一县一方案,一领域一治理,精准开展过渡期专项监督。立足移民大县实际,淅川县纪委监委建立移民帮扶重大项目派驻监察专员工作机制,对“半拉子工程”“豆腐渣工程”精准实施问责追责,发现并解决问题55个。

  

  “今年前11月份,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82件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中,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线索54件,占比65.9%,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南阳市纪委常委顾理介绍。

  

  下沉一线捞问题 精准施治护民利

  

  “卖假农药坑老农民,良心坏掉了!我那5亩夏枯球死了一多半,常书记你一定得管管这事儿!”桐柏县黄岗镇王庄村村民张成林将一把干枯的夏枯球甩在桌上,怒气冲冲地向镇纪委书记常远发泄道。

  

  “农技专家和农资商都在帮忙操心,来年夏枯球一定大丰收!”再次见到常远,张成林眼角眉梢尽是藏不住的笑意。

  

  由“怒冲冲”变“喜洋洋”,是常远数十次监督调研、协商沟通、解决问题的结果。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过渡期各类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如何,群众最具发言权。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直插基层一线,深挖细查问题线索,确保专项治理有的放矢、高效推进。

  

  部门联动“找”问题。与巡察、乡村振兴、审计、财政、发改、民政等部门双月召开问题线索联席会议,特殊问题随时沟通会商,把发现的问题线索与平时掌握线索相结合,统筹线索资源,提升核查价值。

  

  综合研判“挖”问题。紧盯群众诉求、资金流向、扶贫项目、作风纪律等方面问题线索,定期研判、综合分析、把握趋势,既关注具体问题、又提炼共性问题,推动专项治理更有针对性。

  

  贴近群众“收”问题。把发现问题线索的窗口开在群众身边,全市246个乡镇(街道)按照“六专六有”标准高质量建成基层信访受理平台,市县两级纪委监委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全部开通“一键举报”功能,“12388”信访举报市县乡三级贯通、同步掌控,打通群众信访举报“肠梗阻”。

  

  与此同时,紧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部署、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巩固成效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组建8个案件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法,走村入户,明察暗访。分类梳理6大类26个问题,制作两期专题暗访视频,进行公开曝光。同步启动问责追责机制,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

  

  扎紧制度铁“篱笆” 严防基层微腐败

  

  仲冬时节,镇平县柳泉铺镇温岗村薄雾如丝,北风渐紧。村文书刘燕萍刚把财务报表张贴在村务监督公开栏的显要位置,便有村民三五成群围上来认真查看,大到30万元的脱贫村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小到0.5元钱的办公用品开支,每一笔都来去可循、一目了然,给了群众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的同时,注重夯实基层监督基础,不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

  

  组织开展规范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集中整治,选优配强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通过自查整改村务监督委员会机构建设、职责履行、管理考核、组织保障等方面问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村务监督各项制度。

  

  同时,建立村情联络员制度、双月晾晒观摩制度,督促村务监督委员会定期入户走访,每月报送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情况,及时将监督村“两委”履职及村民意见建议情况收集上报乡镇纪委,提升基层监督能力。

  

  乡村振兴领域政策多、项目多、资金多,市纪委监委督促民政部门以43项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2项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权力清单为基础,结合乡村实际,逐村确定村级“小微权力”清单,逐项细化办事流程图,张贴村部显著位置,便于村“两委”按单行使权力、群众按图走流程。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南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主任陈英杰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跟进监督不松劲,以监督倒逼责任落实,真正让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纪律保障。(王星韬 曾庆芳 李辉)






责任编辑: 南阳市纪委管理员
©中共南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南阳市监察委员会    版权所有
豫ICP备11026770号    豫公网安备41130302000229号    网站标识码:4113000048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