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与内乡县衙浓厚的廉洁文化资源结合起来,把廉洁当做一种风尚传承下来,不断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永葆赶考路上的清醒与坚定……”
秋雨沥沥,秋意渐浓。10月31日,内乡县纪委监委负责人张拓带领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和部分新进人员共40余人来到内乡县衙,学习并挖掘古代廉洁文化的时代内涵。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该县纪委监委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多样化、创新型方式方法,努力提升学习质量。运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主学习相结合,开办专题学习、组织专题讲座及深入本地廉政教育基地、红色基地,不断加强学习交流,进一步解放思想、明晰思路、凝聚共识,促进纪检监察队伍纪律作风大提升。
“‘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元代县令元好问的这句话最令我感动,我们纪检监察干部不仅要清正廉洁,还要杜绝躺平思想,自我净化、自我反省,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该县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张云铃站在元好问雕塑前说道。
被称为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的内乡县衙始建于元大德八年,经历了元、明、清三个朝代,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具有深厚的廉洁文化底蕴。不仅有元好问、高以永、章炳涛等优秀的古代廉吏和他们感人的勤廉事迹,更有丰富的匾额楹联、官箴戒约及刻在石头上的反腐宣言《三院禁约碑》,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净化心灵、提升自我的圣殿。
县纪委监委一行人观看了廉政节目表演,又仔细聆听了县衙博物馆专家举办的县衙名联讲座。“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郦民,十年踏地脚跟牢。”“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好欺……”一幅幅立意深刻的楹联,在潜移默化中使党员干部受到教育和熏陶,警示大家要保持清醒头脑,筑牢思想防线,坚守纪律底线,远离违纪红线。
“平稳而坚定,清晰而深刻。”张拓表示,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担当、责任意识,打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的纪检监察队伍,推动反腐败斗争走深走实,为县域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王宗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