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浇地,每度电的费用很高。多亏了你们,浇地的电费能降下来,这样我们的种地成本也降低了。”近日,面对前来回访的唐河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城郊乡村民张大爷激动地说道。
此前,唐河县纪委监委在开展高标农田建设项目专项整治活动中,陆续接到群众反映,高标准农田机井灌溉电价过高,严重增加种粮成本,这一问题引起了县纪委监委的高度重视,迅速组织高标准农田建设整治专班深入多个村庄展开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农户、与村干部座谈、查阅相关账目资料,发现由于机井设施维护费用分摊不合理,被随意转嫁到农户的电费中;相关职能部门监管缺失,对灌溉电价缺乏有效管控,致使灌溉电价高。
查明问题根源后,该县纪委监委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整治专班立即采取行动,一方面对涉及违规的城郊乡4名乡级干部、2名村级干部及机井管护相关人员严肃问责,另一方面,督促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供电等部门联合整改。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重新梳理机井维护费用明细,明确合理的分摊标准,避免不合理费用转嫁,结合实际情况,重新核定灌溉用电价格,并出台相关价格管理办法,规定最高限价;城郊乡农办切实加强属地监管职责;供电部门则加强对机井用电的计量和监管,确保电价执行到位。
为了确保整改成效长久稳固,该县纪委监委高标准农田整治专班建立长效监督机制,定期回访农户,了解电价执行情况,鼓励群众对违规涨价行为进行监督举报。如今,唐河县高标准农田机井灌溉电价已回归合理区间,平均每度电降低了0.4元。电价降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大大提高。“现在浇地成本降下来了,我们更有信心种好地,多打粮!”张大爷笑着说。
此次整治行动,是唐河县纪委监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强化民生领域监督的一个缩影。下一步,唐河县纪委监委将持续发力,紧盯民生痛点难点,让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邹敏超 黄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