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中共嵩县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就如何做好2022年全县纪检监察工作,嵩县纪委监委统筹全局,科学谋划,明思路,定举措,开新局,谱新篇。
服务大局强监督
围绕“两强三高一家园”远景目标、“一三四五”工作布局、乡村振兴“151”工作举措、“项目为王”“三个一批”“万人助万企”、双“十百千万”工程、招商引资等开展专项监督;设立优化营商环境举报专线,紧盯重点部门、窗口单位、权力集中的关键岗位,以科级、股级干部为重点,聚焦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吃拿卡要、不敢担当、不愿作为、懒散懈怠等“中梗阻”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紧盯推进乡村振兴、提升产业能级等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8个方面重点工作,持续跟进监督,着力破除影响发展的各种障碍;紧盯疫情防控、农商行不良贷款清收、金融风险化解等,坚决查处各种风险隐患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深入推进巡察工作,认真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提高巡察成效。
用好政策多关爱
用好用活激励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25项措施、容错免责16项清单,坚持疑错从无、疑罪从无,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宽严相济、区别对待,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三个区分开来”,用好统筹问责机制,坚持诬告错告一起查,主动及时为受到诬告错告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激励引导,统筹运用党性教育、政策感召、人文关怀、纪法威慑和警示教育等方式,全流程、全环节体现对党员干部的关心关爱。
坚定不移惩腐败
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以零容忍态度“治已病”,对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零容忍、出重拳,强高压、长震慑。紧盯政策支持力度大、投资密集、资源集中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坚决查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方面的腐败问题。以规范村级权力运行为重点,对脱离群众的“微腐败”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不断巩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巩固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成果,集中纠治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更加突出“治未病”
落实“治未病”操作办法和“治未病”工作清单,聚焦“关键少数”、年轻干部及廉政风险等级高的单位和岗位,常态化开展廉政勤政谈心谈话。强化“三重一大”事项监督,主动发现、及时处置苗头性倾向性和系统性行业性问题。深挖嵩县廉政文化资源,推进“2133”工程,持续打造嵩南、嵩北两条廉洁文化长廊,实施“廉洁阵地”“廉洁课堂”“廉洁之声”项目,积极策划拍摄“话廉说”系列微视频。统筹推进宣传倡廉、惩腐强廉、教育警廉、文化育廉、制度固廉、阵地培廉、家风正廉、监督促廉、主责抓廉;坚持全域创建,持续打造县廉洁文化街、文化广场,乡镇廉洁文化园、廉洁文化馆,村廉洁文化墙,以点带面推进全域清廉。坚持久久为功,把廉洁文化建设贯穿全面从严治党全过程,让讲廉、守廉、护廉成为嵩县的鲜明标识。
强化能力转作风
以“能力作风建设年”为契机,瞄准市纪委提出的提升“七种能力”,淬炼“七种作风”,解决“六种问题”,在充分利用好省市纪委“集中学习月”日程安排中规定的所有内容外,进一步增加中纪委、省、市纪委全会书记讲话,市纪委2021年出台的政策文件以及《监察官法》等专业知识培训,丰富内容,强化学习效果。开展委机关部室、派驻纪检监察组、乡镇“室组地”协作区大联合、大讨论、大练兵,通过协作区之间的理论知识竞赛,亮点工作观摩,“治已病”“治未病”工作能手评选以及写作能手大比拼等活动,大力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激发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开创工作新局面。
健全制度促提升
结合实际修订、出台一系列提高监督执纪工作水平的规章制度。建立月初选题、月中答题、月末交卷的写作量化评比制度;健全完善协作区工作机制,破解派驻机构、乡镇纪检监察机构人员力量薄弱、能力不足难题;紧盯廉政文化建设、规范化建设、“治未病”、案件查办、信访等重点工作,强化督导考评,建立“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讲评、半年一总结、全年总考核”的科学考评机制,倒逼责任落实和工作质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