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感情。"这是我与小界乡卡村驻村书记张国阳共事以来,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20年2月初,我被单位指派到卡村工作。明净如水,温润如玉的张书记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
年关将至,我随张书记和其他两名同志到脱贫户家走访,见到我们来了,男主人高兴地出来迎接。
“在村里车间干活还习惯吧?”张书记刚跨进门就关切地问道。
“习惯,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孩儿他妈也有时间照顾家里,俩孩子回家能吃碗热乎饭了。”满足之感溢于言表。
2017年,张书记被任命为卡村驻村第一书记。当时卡村有300余户,其中106户是贫困户,脱贫任务艰巨。
正值脱贫攻坚“深水区”和“关键期”,在县扶贫办产业扶贫项目的支持下,张书记带动卡村建立了服装厂,就地解决了60余人的就业问题。
服装厂是建成了,但容纳的就业人数有限。如何才能真正改变卡村人的生活状况,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呢?这个问题日夜煎熬着张书记,头发都愁白了。
偶然的机会,张书记在走访贫困户时发现,很多卡村村民家里都有糖葫芦,问起来才知道这制作糖葫芦的手艺是祖传的。
糖葫芦成本低,简单易学,要是村里的人都熟练掌握了这门手艺,不就有了赚钱的门路?
为了让村民们能做出晶莹剔透、酸甜可口的糖葫芦,张书记邀请糖葫芦加工能手进行技术培训,制定了详细的工艺流程图,并让村里擅长卖糖葫芦的金学智传授多年售卖经验。
在张书记的努力下,卡村人通过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的方式带动周边人外出卖糖葫芦,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实现脱贫致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只要有致富机会咱就得牢牢抓住。”
为了拓宽卡村人的致富渠道,张书记频繁与村里常年在外的打工人联络,一旦发现就业机会就连忙组织联系,帮助滞留在家的村民实现就业。同时,还积极为回乡创业的青年传达政策优惠,提供贷款帮助。
驻村4年来,张书记的头发渐渐掉光了,但村民们却在他的带领下盖了楼房买了轿车,逐渐实现了脱贫致富。
他辛劳付出村民们看在眼里,感激在心里。只要张书记在门口经过,村民们都会亲切地喊:光头书记来啦!然后热情地拿出自家的农产品出来招呼。
知道张书记写得一手好字,每到年关,村民们纷纷拿出买好的对联纸让张书记写对子。
“精准扶贫挖穷根,共建和谐中国梦。”小小的对联,不仅写出了张书记这几年的扶贫决心,更写出了他期盼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洛宁县纪委监委 金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