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规。家风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家庭中的每一个人,良好的家风可以让我们的家庭更和谐;良好的家风可以让我们在社会上更好的生活;良好的家风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
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中。父母都是普通人,父亲憨厚老实,母亲性格温和,他们的一生平淡无奇。我从不曾听过父母对我说过我的家风家训是什么,更不用说有成文的家风家训了,但从他们的言谈举止和为人处世的生活中,让我明白了我的家风就是:孝敬老人、本分做人、宽容待人。
“百善孝为先”,打小父母就告诉我们姊妹几个要做个孝顺的孩子。他们嘴上是这样说的,生活中也是这样做的。现在,仍记得外公在世时发生的一些事件。我的外公是一个要强的人,脾气也十分暴躁。由于外婆去世早,他一个人拉扯着几个孩子,在家里所有人都得听他一个人的。虽然到了让人照顾的年龄,但是脾气还是大得很,经常会因为生活中的一点点小事而发脾气。面对这样一个怪脾气的老人,爸妈处理事情时总是耐心的劝说,从来不顶撞外公,即使有时候我觉得外公说的话毫无道理而言,爸妈也没有责怪他的意思,依然顺着外公的心意。每当这时父亲就会对我说:“百善孝为先,百孝顺为先,老换小,老换小,对待老人就要像照顾小孩一样,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问题,尽可由着他来。你外公辛苦了一辈子,就应该让他愉快的安度晚年,这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父亲的话很让我感动,我在心里默默记下了我的家训就是:孝敬老人。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也经常对我们姊妹几个说:做人要本本分分的,做事要踏踏实实的。小时候我们家虽然穷,家教却很严格,母亲从不允许我们乱来。读小学时,夏日的午后村里的小朋友们会跑到村子边上的菜地里偷摘黄瓜、西红柿。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甘甜爽口的黄瓜、酸甜可口的西红柿,实在是难得的美味。看见别人吃,我也动了心。一天午后,我也偷偷地跑到了别人的菜地,可是我的手还没碰到黄瓜,就被随后跟来的母亲拽回了家。母亲很生气,但她没有打我。她说:“人活着,要想有出息,就一定要有志气,再穷,咱也不能去做那偷鸡摸狗的事,何况庄稼人种点地也不容易,咱不能缺那德”。母亲的话让我十分羞愧,以后我再馋也没动过那种肮脏的念头。现在,经历的多了,早已明白了母亲的苦心,我努力做到本分做人、踏实做事。
老家的院后有两棵枣树,到了秋天,满树都是紫红色的大枣。一个秋日午后,我听到院后有动静,发现是邻居家小男孩倚在树上打枣子。我怒气冲冲地把他叫下来,母亲听到动静后赶快从屋里出来,当她看到还在瑟瑟发抖的小男孩时,温柔的对他说:“以后,想吃枣就跟大娘说,不要再爬树了,多危险”,母亲还摘了许多枣子送给他。多年以后,依稀记得那一个暖暖的午后,发生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母亲教会我要宽容待人。
现在我参加工作并有了自己的家庭,但父母的言行深深的影响了我。上班后,我始终遵循着父母的教诲,在单位听从领导的安排,认真工作,与同事们和谐相处,没有做过违反单位制度的事。工作这几年虽没什么成就,但让父母少了一些牵挂。由于平时上班工作忙无暇顾及父母,我就利用周末的时间带着孩子去看望父母。每次回去他们都会说我们身体好好的,你不用来回折腾,把工作做好,把孩子照顾好就行。你平时忙,利用周末好好歇歇,在家给孩子们做点好吃的……。每当听到这些言辞,我的心里就一阵酸楚,我深深觉得这都是晚辈们理应做的。
良好的家风具有一种传承的力量,父母的言传身教,让我感受颇丰。现在的我也要以身作则,将优良的家风传给我的孩子们。我不仅要在家中延续,更要在社会中弘扬,身体力行,做良好家风的践行者,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丽!家风是一种不过时的美丽!(汝阳县纪委监委 翟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