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德为先;廉政事,负主责。村班子,贵团结;去私心,顺民意……”近日,走进洛阳市洛宁县马店镇伙子村党支部,一则168字的村居干部履职规范“三字经”映入眼帘,时刻提醒着村居干部洁身自好、清正履职。
今年以来,洛宁县纪委监委持续在提升基层监督质效上发力,坚持将“清廉村居”创建融入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村级小微权力运行、廉洁文化建设等方面,多向发力推动形成“组织坚强、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白、民风清朗”的清廉格局,为基层治理涵养“廉”生态,筑牢“清”底色。
强化教育管理,拧紧“思想阀”。以专题纪律教育为契机,督促各乡(镇、街道)开展纪律规矩应知应会知识学习、测试,常态化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切实增强纪律规矩意识;充分发挥乡(镇、街道)“流动课堂”作用,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讲,通过讲党规党纪、看警示教育片、剖析典型案例等,提醒党员干部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争做清正廉洁的表率。
紧盯关键环节,规范“微权力”。搭建基层“小微权力”公开公示、信息查询等监督平台,并运用“村民微信群”等信息化平台拓展农村事务公开、群众监督渠道,督促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围绕村级“三重一大”“三务公开”“三清两建”等事项,加强对村居干部廉洁履职情况的监督,实现村级监督与村级工作职能同步融合,以精准、有效的日常监督有力规范基层权力运行。
注重文化润廉,建造“廉阵地”。以廉洁文化墙、宣传展示栏、电子屏等为载体,督促各乡(镇、街道)结合实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并在醒目位置展示播放;积极选树本地“最美清廉家庭”,通过常态化开展清廉家风宣讲、家风文艺汇演等“沉浸式”清廉家庭教育活动,营造崇廉尚廉浓厚氛围,不断厚植村居治理清廉文化土壤,为基层监督提质增效增添“廉动力”。(邱瑞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