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回家,看到老爸脚上还穿着那双可谓“历史悠久”的运动鞋,我实在看不过去,直接点开手机上的某宝,很快便圈定了三双适合老年人穿的轻便运动鞋。正要下单付款,被老爸拦住了,“买那么多鞋干什么?我这双还好好的呢!”“还好好的呢,您看看都成啥样了,底儿都快磨透了!”老爸再三坚持,我软磨硬泡,最终,双方妥协只买了一双运动鞋。
老爸还感叹道,现在日子真好啊!新鞋说买就买,从前想要穿双新鞋,可要等很久很久。
这时,老爸给我讲起了过程:我小时候穿的鞋子都是你奶奶亲手给我做的。手工做一双鞋可是不简单,先要攒棉布,大多都是破的不能再穿的衣服的边角,这就得个大半年,好不容易攒够了,自己打浆糊把那一片一角的碎布层层糊好,晾干后按着鞋样裁剪,然后一针一线的纳成结实的鞋底。鞋面就更为难了,好不容易得到一块整布,得细心想好款式,再依着鞋样缝制;最后鞋底和鞋面对应着缝合起来,一年里最开心的日子就是有双新鞋穿。一穿就是好多年,缝缝补补都不舍得丢掉。
听着老爸的述说,自己的脑海里也浮现出奶奶一针一线做鞋子的画面,仿佛也能感受到穿上新鞋的喜悦和长辈的关爱呵护。
“现在日子这么好,要啥有啥,可不能随意浪费啊!”老爸叮嘱道,“放心吧,您教的儿子,没问题!”
记得刚参加工作那年,买了一双新百伦运动鞋,陪着我走过不少岁月。前段时间收拾出来,虽然有些掉颜色,但鞋子还很结实,鞋底没磨损,只是穿着有些磨脚。想着送回老家吧,怕说太抠门;送给朋友,人家也不要;直接扔垃圾桶吧,又觉得可惜。考虑再三,最后决定把鞋刷干净,包装起来,放到垃圾桶旁边,把鞋送有缘人。果不其然,第二天路过家属院大门口,瞄到门卫大叔脚蹬上了,心里倒是安慰多了,觉得没浪费糟蹋。
念及此心生感叹,生活不停改变,但总有些珍贵的东西不会变,纯正家风不能改,律己正身、知止有度、崇尚俭朴、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不能丢!想到几年前单位曾组织我们集体观看的廉政豫剧《全家福》,时至今日,仍是言犹在耳、触动心灵。家境困难的父亲为儿子忍痛牺牲女儿的前途,年逾古稀不堪儿子被双规含恨离世让我感慨;留学海外的女儿回国结婚,因父亲的经济问题而与相处多年的男友劳燕分飞让我惋惜;年逾五旬的妻子,因过怕了穷日子,平日里纵容、接纳丈夫的不廉洁行为让我痛心!剧中柳书记的台词至今仍记忆犹新:一个人的蜕变,固然有个人和社会的原因,但每一个家庭成员都难辞其咎。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人的各种复杂欲望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的,而是后天的累积和迷失造成的。“家”是涵养民风、官风的基本单位。不少腐败案件的共同特点是“家人涉腐”。家风不正,贪欲丛生,就会出现“一人当官全家涉腐,一人落马牵出全家”的乱象。家风看似无形,但他是传家宝,毛泽东同志明确了处理与亲戚关系的“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有形的“铁家规”涵养无形的“好家风”,这样的家才会有最可靠的平安幸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的过程就是在百年来代代相传的家风熏染下,从一颗破土而发的幼苗,逐渐生长成一棵传承家族文化和家族风气的参天大树。《礼记》中有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未尝不是告诉我们,天下与国之根本,家之根本在于人本身的涵养和心气。培养人的生性,更进一步,需要良好端正的家风。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训言;李商隐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道破“治国”之道。我们共产党人更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切实做到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代代相传优良传统。
好家风是淡泊名利、廉洁清白的崇高风范,是尚俭拒奢、谨守本真的治家哲学,更是耕读为本、忠孝传家的家国情怀。“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鞋子旧了不要紧,洗刷干净,可以送给需要的人。我们要传递正能量,弘扬新风尚,传承发展勤俭持家、严于律己的良好家风,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用清正廉洁守护好“全家福”。(国网洛阳供电公司 郭俊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