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屈媛媛
8月8日至12日,以“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为主题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庄举办。大会由中国电子学会、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主办,全球200多家企业携1500余件展品参展。 图为8月10日,观众在大会现场观看AI足球赛。
图为大会展出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冠军——“天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灵娜 摄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长久以来,强烈而持续地激发着人类的想象与创造。
8月8日至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庄举办,200多家国内外机器人公司参会,展出1500多台机器人产品,规模为展会历史之最。展馆中,拥挤人潮与机器人的“钢铁步伐”相互交织,“人机共舞”的科幻图景照进现实。
机器人,不止于“机器”。本届大会的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体更智能”,两个“智”字,相映生辉,共同描绘着人机协同的未来图景。在宇树科技展台,两名机器人拳击选手激烈比拼,闪避、直拳、勾拳、侧踢等高难度动作一气呵成、拳拳到“铁”。喧闹声浪中,一曲《青花瓷》悠然响起,三台人形机器人演奏钢琴、扬琴与架子鼓,配合默契。一场精彩纷呈的“机器人总动员”,让观众赞叹不已。
从“好身手”迈向“好帮手”,机器人正在更好地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此前,各家机器人更多在“拼舞技”“秀动作”,今年大会的行业焦点已转向实用实操,机器人开始脚踏实地准备“打工”。国内首个全状态仿生皮肤机器人“孔子”表情细腻逼真,精通多国语言,能无压力进行导览介绍和无限轮对话互动;可助力普通人行走的外骨骼机器人产品“神行太保”受到欢迎,穿戴后,走路、爬楼梯都会更稳当、更省力。逐步迈向多元化的实际应用场景,是机器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真干活”也“干真活”,机器人需要“飞入寻常百姓家”,赋能智慧生活。
继续向前走,比拼认知、考验耐心。我国已连续12年位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机器人产业稳站全球第一方阵,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机器人产业走向成熟完善的过程注定是一场马拉松,需要时间沉淀、持续投入、不懈探索。成功不会一蹴而就,跌倒又爬起是机器人的“成长常态”。应当给予“踉跄奔跑”更多信心和耐心,路走对了,就不怕远。
“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未来。”在创新中引领,在前行中开拓,机器人产业将在“耐心奔跑”中蓄积长远后劲,阔步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