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川县纪委监委将常态化“打伞破网”作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的重点任务;孟津区纪委监委把以案促改、以案促治贯穿扫黑除恶工作全过程、各方面……
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打伞破网”以来,洛阳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把案件查处与堵塞制度漏洞、强化监督监管结合起来,深化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坚决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年全市办结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39起,党纪政务处分69人,组织处理79人,移送司法处理1人。”洛阳市纪委监委第七监督检查室负责人介绍,洛阳市纪委监委坚持全周期管理,构建“精准研判、科学交办、及时督办、严格审核、按时反馈”工作闭环,对常态化以来涉黑涉恶案件惩腐打伞情况进行全面复查复核,实现复核关口前移,不断提升案件质量。
据介绍,洛阳市纪委监委将惩腐打伞工作成效列入考核评价体系,量化考评指标客观真实反映考评对象的工作成效,通过结果运用倒逼工作落实、提升,形成了荡涤黑恶势力的强大合力。同时,以堵塞行业监管漏洞、补齐社会治理短板为突破口和着力点,2023年共交办监察建议书9份,以案促改建议书42份,积极推进社会治理齐抓共管格局的创新实践。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创新监督工作路径,不断扎紧扎牢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制度笼子,做深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
涧西区纪委监委紧盯城乡接合部、农村集贸市场、资源富集村、控告性信访问题突出村等重点部位,聚焦征地拆迁、金融放贷、城乡交通运输等民生领域,对群众举报的涉黑涉恶线索可能涉及“保护伞”苗头性问题的,实行提级核查,做到打早打小、快查快办。协同组织、民政等部门共同把好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廉洁关,对社区“两委”意向人选资格开展联审,有效预防黑恶势力干扰、破坏甚至操纵换届选举,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
洛龙区纪委监委在查办安置房领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同时,将“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高度统一”理念融入监督执纪执法全过程,研究分析案发原因、监督短板、监管漏洞,围绕申请受理、资格审核、房源分配等关键环节排查廉政风险,督促其抓住授权、用权、控权等环节,从源头上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让安置房成为群众的“安心房”。
偃师区纪委监委结合近年来查处的典型案件,编印警示录、拍摄警示教育专题片等,把案例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建立腐败预警惩治联动机制,加强廉洁风险隐患动态监测,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要在铲除土壤条件上对症下药、精准发力。”洛阳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关于常态化扫黑除恶的重大决策部署,把不敢腐的震慑力、不能腐的约束力、不想腐的感召力结合起来,持续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多措并举、久久为功,坚决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条件,以常态化治理成效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黄先锋)
来源: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