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事项的办理流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社区干部有没有按照规矩办事一目了然,程序越规范、越透明,群众对社区的工作才会更信任、更支持。”12月2日,在洛阳市涧西区重庆路二社区的“三务”公开栏前,社区居民张江海一边观看新张贴的社区“微权力”运行流程图,一边感慨道。
为推动“三不”一体推进重要方略向基层延伸、纵深发展,实现对基层“小微”权力全方位、全流程、全覆盖式监督。涧西区纪委监委深化社区以案促改,在深入剖析社区干部违纪违法案例的基础上,梳理社区“小微”权力运行中的廉政风险点,督促各街道、社区建立社区“微权力”清单,绘制“微权力”运行流程图,明确社区干部权力“边界”,促使“小微权力”运行更加公开透明。
社区“微权力”清单将社区党支部、居委会所有权力清单细化,共梳理出“三重一大”决策类、日常管理类、便民服务类3个大类,重大活动经费申请、固定资产管理、印章管理、失独家庭补贴、临时救助申请受理、医疗救助申请受理等30余项权力,全面厘清社区干部权力边界,划清责任范围。同时绘制出社区“微权力”运行流程图21张,做到“有权必有流程”,让社区办事程序公开透明,百姓看得明白,社区干部说话有据可依,用“明规则”代替“潜规则”。
“什么事情社区干部能干、什么事情社区干部不能干,清单上写得得清清楚楚,按照它开展监督准没错!”武汉路社区监察联络员尚秀英翻看着《武汉路街道“小微”权力清单》开心地说。“微权力”清单和流程图不仅是社区干部的“指明灯”,也让群众在办事过程中可以行使监督权,为社区监督联络员监督也指明了方向,确保社区干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社区干部的“微权力”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涧西区纪委监委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