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的饭菜有我最喜欢吃的红烧肉炖土豆、鸡丁玉米粒,味道特别好。”近日,洛宁县涧口乡中心小学学生边吃边开心地对县纪委监委陪餐的工作人员说道。
新学期伊始,洛宁县122所学校食堂就餐环境焕然一新,实现分类供餐新模式,每餐供应新鲜蔬菜、每日提供时令水果、牛奶,每周菜品不重样,每月更新食谱,5万余名学生吃上了营养可口的饭菜。
“校园餐”关系到学生健康,是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该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紧盯学校食堂经营管理、食品安全、学生餐费资金管理使用等方面,通过“监督检查、案件办理、警示教育、建章立制”一体推进,系统施治,全力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为推动“校园餐”治理取得扎实成效,该县纪委监委深挖“校园餐”运行体制机制、经营理念、管理标准、食品安全、责任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压实责任、结合实际、分类施策,制定《洛宁县学校食堂分类供餐实施方案》,完善《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学校食堂食谱公示管理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13项,通过改革管理模式,优化保障方法,完善供餐机制,全面提升学校食堂综合管理治理能力,以有力监督执纪执法推动学生营养餐提质增效。
为进一步提升“校园餐”规范化管理服务水平,该县纪委监委聚焦“校园餐”管理运行各环节,监督推动县教育局创新监督保障措施,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依托国有平台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全面推进数字化监管与学校食堂监管的融合创新,建立“1+5”信息化监管平台,按照“政府主导、自主经营、数字赋能、阳光共管”方式运营,实现食材采购公开透明、智能验收溯源、资金存管安全等全流程监管,确保学校食品安全“零盲点”。
“小食堂”连着“大民生”“校园餐”需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该县纪委监委将坚持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融合,紧盯教育、市场监管、财政等主管监管部门、中小学校、国有平台公司的领导班子成员等“关键少数”,以强监督促强监管,推动校园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学校、企业主体责任落地落实,深挖彻查权力寻租、利益输送、以权谋私、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行为,确保学生的“盘中餐”真正成为“良心餐、放心餐”。(程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