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如同削足适履,实事求是才是正确轨道
2019-05-20 16:58 来源: 中国网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13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6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会议指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

谈到形式主义,让人想到中国的一个成语,叫“削足适履”,意思是砍去脚指头去适应鞋的大小。削足适履听起来很可笑。在生活中我们自认为肯定不会愚蠢到去砍掉脚指头来适应鞋的大小,而仔细反思我们的工作,却存在不少“削足适履”的行为,这些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形式主义。

削足适履中的“足”是内容,“履”是形式,内容需要一定的形式,但形式终归是为内容服务的。履是为足服务的,履要适足,如果反过来“削足适履”就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其后果就是“只能看”不能“走”,即使是“看”也只能坚持一会,不能持久。工作中“削足适履”搞形式主义肯定会损害我们的事业。

削足适履削去的是实事求是。上级要求什么就做什么,不假思索,照葫芦画瓢,照本宣科,这是一种“本本”主义。早在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一味盲目执行,这种单纯建立在上级观念上的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盲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抵抗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履”就是不切实际的“本本主义”曲解了的上级意图。

共产党人最讲“认真”二字,何谓认真?认真就是实事求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伟大成就是靠实干奋斗出来的,是广大人民群众一点一滴的辛苦换来的。敢于对上的不适合说“不”,又要结合上级的顶层设计精神,抓好工作的落实,两者并不矛盾。加强调查研究,找到一套适合本地发展的模式才能真正的推动一个地方的发展,完全借鉴照抄照搬是行不通的,实事求是的结合当地实际想出路、谋发展才是正道。

削足适履削去的是群众信任。不知群众冷暖,只关心上级满意不满意,这种只“唯上不唯下”的思想是一种认识上的倒退,破坏了党的群众路线,是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价值观的扭曲。对基层实际状况的忽略,对群众感受的不在意,一次一次的累积就会失去群众信任,就会与群众越行越远,而脱离群众会使我们党面临失去人心的危险。

一座高楼如果没有牢固的地基,一层一层的扎实砌筑,外表装修的再为光鲜亮丽,高楼也不会永久伫立。做一些事,哪怕是为群众谋福利的一些小事,小事做多了就是大事,会被群众永远铭记。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如果能够摆正心态,正确落实党的各项政策,脚踏实地的多做一些力所能及、老百姓欢喜的事,就是与形式主义作斗争的最好表现。

削足适履削去的是正确理念。削足适履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行为,产生的效果是短期的,危害却是长远的,它背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经不住时间和人民检验的东西在历史的长河里是不能够长久存在的,赵州桥存在了一千四百多年,当时的建设者如果搭的是一座普通的木桥,现早已灰飞烟灭。

作为一个单位、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主要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能为了个人利益,去搞削足适履式的形式主义。要提升境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现在正在做的工作向长远看,多做一些打基础的工作,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茬接着一茬干,不要为了政绩做一些短平快的、经不住时间考验的“花架子”,特别是在一些基础工作中,不可盲目、不可虚荣、不可攀比,既量力而行又竭力而为。不能把上级的一些基本要求无限的放大,上级部门或领导也要注意自身要求对下级带来的影响,审慎决策、科学定夺、正确指挥。基层也要正确区分,不能把反对形式主义作为抵挡上级要求的挡箭牌,落实要正确落实而不是不落实。

形式主义的问题有些是显性的易察觉的,像实际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在实践中很容易被识破、被纠正。我们更多的需要解决的是思想上的隐性的形式主义,思想支配着行为,思想上的形式主义问题被纠正了,那么滋生形式主义土壤也就被铲除了。(偃师市纪委监委)

  • Copyright@2008-2013 中共洛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洛阳市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
  • 豫ICP备05009955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28号
  •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