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使用登记务必一车一档、一次一记,确保全程可追溯。”近日,漯河市召陵区纪委监委对辖区公务车辆使用情况进行例行检查。这是该区纪委监委将厉行节约要求融入日常监督,对“三公”经费、公车使用环节常态化拧紧“监督阀”的一个缩影。
为深入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要求,该区纪委监委将规范公务用车管理作为破除作风顽疾、弘扬廉洁新风的“小切口”,紧盯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精打细算,督促全区各级各部门算好“廉洁账”,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上。
压实责任,算好“政治账”。该区纪委监委立足监督首责,将过“紧日子”要求落实情况纳入政治监督、日常监督的重要内容,通过参加会议、谈心谈话、查阅资料等方式,督促各党委(党组)切实扛起主体责任,树立正确政绩观,增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政治自觉。推动财政部门加强预算编制审核,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对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应压尽压,从源头上拧紧“钱袋子”。
聚焦重点,算好“经济账”。紧盯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办公用房、会议培训、差旅报销等易发多发“四风”问题的领域,该区纪委监委联合财政、审计、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超标准接待、公车私用、虚列开支、铺张浪费等问题,坚持快查快处、严查严办,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持续释放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
强化监管,算好“长效账”。坚持标本兼治,在严肃查处违纪问题的同时,注重从制度机制上找原因、堵漏洞。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制度短板,该区纪委监委及时向相关单位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其举一反三,完善内部财务管理、资产配置、审批报销等制度规范,扎紧制度“篱笆”。(雷舒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