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播】“讲家风故事、展家风实物、倡清廉持家”活动展播系列之三
来源:市纪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5-09-07

《勤俭节约是幸福》

作者:市林业和园林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亓春华

我的家在遂平县农村,三间草房,一家六口,再加上一些陈旧简朴的生活用品,便是的我童年之家。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规便是家风,我家的家风是勤俭节约。小时候特别羡慕别人家特别是大队干部家较好的生活,我的父亲总比别人会精打细算。记得有一次晒大豆时,有几粒大豆没有收到粮缸里,散落在地上,父亲正好回来看见,便弯腰捡起。又用古人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幸苦”教育我。开始我认为,不就是几粒大豆吗,至于再捡起来吗?但后来仔细琢磨诗句的含义,悟出一个道理:尊重劳动,珍惜每一粒粮食,勤俭节约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如今,父母都去世了,但他们对我们勤俭节约教育的声音经常在耳边响起,他们对我们勤俭节约的举动经常在眼前浮现。

勤俭节约不是抠门,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生活、创造未来。父母的言传身教,为我们起了很大的示范作用。结婚时,母亲送的礼物是一句话:“勤俭持家、婚事从简”。所以我们只办了结婚证,买了二斤糖块。自我们单独生活以来,时刻注意节约各种资源,穿衣廉价朴素、吃时令蔬菜,用刷碗水冲马桶,节约用电等等,充分发挥资源的再利用功能。尽量不在外面吃饭,没事少去超市、商场闲逛,有目地的将收入分流,搞一些力所能及的储蓄。有一次儿子问我:“别人家逢年过节都去外面吃饭,我家为什么不去外面吃饭呢?”我对他说:“到外面吃饭既不卫生,又浪费金钱,勤俭节约是我们世世代代的家风。你爷爷说过‘勤俭是开源,节约是节流,家有万贯不算富,细水长流才是福。’” 

“成由勤俭败由奢”。在物资丰富的今天,勤俭节约被遗忘在了一角。几年前的“光盘”行动是一个时尚的号召,它唤起了人们不要浪费的记忆。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它不代表贫困和低层。“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是古人给我们的谆谆告诫,更是我们生活中应当遵守的准则。我们要勤俭持家、节约为国,造福与子孙万代!

截至2013年底我国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人为了一餐的温饱而劳碌奔波,有的孩子为了几十元学费而辍学,又有多少资源在我们手中被白白浪费。更有甚者追逐奢靡之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触犯党纪国法,以至于锒铛入狱,无不与家风有关。

版权所有:中共漯河市纪委 漯河市监察委员会
地址:漯河市祁山路6号 邮编:462000
备案证号:豫ICP备05010841号
访问次数: 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