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旭:待客户如亲人
在我市金融系统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坚守岗位,就如同忠诚的战士坚守自己的阵地,他服务客户,就像关爱自己的亲人一样,他就是中原银行漯河分行信贷管理部员工王东旭。11月11日,记者刚一见到王东旭就被他的热情和爽朗所打动。记者注意到他总爱随手拎一个水杯,他解释说,由于经常加班工作,工作时精神高度紧张,养成了喝水缓解压力的习惯。
坚守岗位,不畏困难
王东旭1988年进入中原银行漯河分行的前身———城市信用社工作。那时候信用社的条件很差,工作非常艰苦。由于当时信用社的金库没有集中管理,每天营业结束后,现金就放在营业厅的柜台里,需要工作人员轮流看护。“一年四季都要有人住在营业厅里,一张钢丝床,两床军用被,大家公用。”王东旭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有的女员工受不了那个罪,干脆辞职不干了。”别人受不了的苦,王东旭不在乎,他主动请缨,由自己常年看守营业厅。当年的营业厅没有空调,但密闭性可不比现在差。夏天里王东旭热得起了一身的痱子,冬天里靠蜂窝煤炉取暖,几次煤气中毒,但他依旧无怨无悔。
近年来,王东旭被单位安排在信贷管理部,他又把不畏困难的作风带到了新岗位。个别贷款户不按时还款,他就不分昼夜地上门催收,为此还曾受到过威胁恐吓,但他却毫不退缩,他常说:“组织需要我说明我还行,绝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贴心服务,诚信待人
“银行是服务行业,服务的是老百姓和他们口袋里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要用优质的服务换来老百姓的放心、省心,这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王东旭意味深长地对记者说。
家住市区丁湾村附近的一对丁姓夫妇常年在受降路市场做生意,老两口早晨四五点就出门,忙碌一天赚的钱都要及时存进银行。“他们每次存款都给我打电话,说是由我办理很放心。”王东旭告诉记者。原来,两位老人都不识字,王东旭给他们办理过几次业务,他们觉得王东旭办事仔细、认真,对他非常信任,就把他当成了“私人理财师”。而王东旭也从来不嫌麻烦,尽管每次的存款都是些零零散散的小面额钞票,但他还是会兢兢业业地办理,耐心回答两位老人的一切问题。
访贫问苦,情暖人心
王东旭不但业务能力强,还是个出了名的热心肠,他对客户的关怀已经不局限于工作之中了。
一天,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到营业厅支取低保,王东旭通过她的证件得知她叫郭爱菊,已经80多岁了,便询问她为什么不让家人来办理。老人听后两眼含泪地告诉王东旭,她的儿子卧床不起十几年了,儿媳起早贪黑地打工,孙女在上大学。虽然有一张老年公交卡,但因为年纪太大,个别司机不愿意为她停车。
王东旭听后二话不说,开车将老人送回了家中,还彼此留了电话,自此以后老人再来银行都是由他车接车送。
银行业有句行话,叫做“铁帐、铁款、铁算盘”。这话放在王东旭身上,还要再加上一句:铁的纪律。不喝客户一瓶水、不吸客户一根烟、不准以低于市场价购买与自己有业务关系客户的商品等等“三十条严禁”,纪律近乎于苛刻,但王东旭做到了从未有过一条违犯。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二十多年不变的坚守。
二十多年来,他从事过出纳、会计、储蓄所所长、营业部经理、客户经理等职务,只要是组织上需要,无论再苦再难,他都顶得上去,干得出色。工作以来,他所经办的存款没有一分钱错帐,分管的贷款没有形成过任何损失,同时还为行里收回多笔不良贷款本息,确保了信贷资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