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给螃蟹券系上监督的绳子
来源:召陵区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1-09-26

秋风起,螃蟹肥。时至金秋,螃蟹成熟肥美,又到了一年一度吃蟹的时节。白嫩鲜美的蟹肉、油脂四溢的蟹黄,令无数食客为之倾倒。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螃蟹不仅是老百姓餐桌上的阖家分享的美味,更成为走亲串友的节礼首选。

有需求便有市场,伴随着“螃蟹热”的现象便产生了螃蟹礼券。在螃蟹尚未成熟时,各大经销商就开始预售螃蟹券。消费者购买后可获取相应卡号和密码,凭借卡号和密码就可在门店提取螃蟹礼盒,可谓是“活蟹未动,纸蟹先行”。

表面看,螃蟹券的预售方式“一举三得”,螃蟹养殖户提前回流资金,降低风险,经销商掌握市场需求,优化订货;消费者享受价格优惠,坐等螃蟹成熟。但实际中,螃蟹券已悄然变味,最令人担忧的便是螃蟹券成为送礼券、人情券和贿赂券,变相为腐败提供了空间。

中秋、国庆前后,各地纪委监委均发布廉洁过节提醒,严禁违规收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电子红包、各类购物卡、提货卡等。但因支付手段的多样性及网络的便利性,螃蟹券的收送变得越来越隐蔽,手段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贴心”的螃蟹券让人足不出户畅享便利,却为潜滋暗长的送礼歪风大开方便之门,成为行贿受贿的工具。

市场上的螃蟹被“五花大绑”,绳子可以防止螃蟹乱跑、夹伤人,而流通中的螃蟹券也需要系上“监管”的绳子。切实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肃清不正之风,针对节日期间多发易发的腐败问题,各地纪委监委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强专项整治,重点检查各单位和党员领导干部是否存在违规收赠螃蟹礼盒、螃蟹券等现象,坚持发现一起,严惩一起,让螃蟹券下的腐败无处遁形。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月下赏酒品蟹实乃人生乐事。螃蟹本身并不腐败,是其背后贪婪的欲望、肮脏的交易使螃蟹“横行”,成为腐败的载体。只有党员领导干部“守底线”,纪检监察机关“重打击”,才能让螃蟹不再“横行”,还美食以本味,还节日以清朗。(田颖)

版权所有:中共漯河市纪委 漯河市监察委员会
地址:漯河市祁山路6号 邮编:462000
备案证号:豫ICP备05010841号
访问次数: 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