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种积淀,蕴含了世代的阅历;家风,是一种精神,浓缩了人生的品格;家风,是一种文化,汇聚了民族的血脉。好的家风,让一个家族生生不息、兴旺昌达。它是美膳中不可或缺的营养食材,滋养身心,兴家育人,千古流芳。我庆幸父辈时就形成和完善了一套家风,他是我的榜样,身体力行,教我做人,照亮我的人生之路。
父亲的勤奋忠厚富裕了我们的家境。然而早先并非如此。那时,因家境贫寒,养不起孩子,爷爷奶奶只有父亲一个孩子。当时又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饭是常有的事儿,但他们还是一点点地省,勒紧裤带,艰难地将父亲拉扯大。
父亲成年后,为改变命运,改善家里生活条件,便跟二爷千里迢迢来省会郑州学手艺。当时修表很受欢迎,父亲决定学习修表。那时父亲只有一个念头:哪怕再苦、再难,也要学成,否则无颜面对父母与乡亲。
没有钱,就吃一顿饭,这是父亲当时学手艺的状态。晚上饿得实在睡不着,就喝几口水充饥。每天,父亲除了刻苦钻研,还是刻苦钻研,手中的手表,卸了装,装了再卸……
在郑州2年,修表铺、住所几乎成了父亲奋斗之路上永远的两点一线。父亲一直坚守梦想,一点点向它靠近。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年后,父亲带着学成的手艺回到家乡,开始了他的修表生意,家乡的人们也越来越认可父亲的手艺,我们家里的生活也因此有了转机。
那时,我两岁,一切都在懵懂中,但一切也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根植……是啊,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勤勤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天赋好固然重要,但不思进取,就如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最后荒了天赋,一事无成,令人惋惜。曾国藩天赋不高,却勤奋好学,终究成就一番事业,成了毛泽东都佩服的一代名士。天道酬勤,勤奋忠厚是正道。
父亲还是一个肯吃亏的人。从我记事就知道,父亲的人缘好。当年父亲做生意,门店里的人络绎不绝,有的是买表修表的,但较大一部分是来找父亲聊天的。有时要关门了,来聊天的人也没有走的意思,父亲就留他们吃饭。因为留吃饭,母亲没少埋怨父亲。后来母亲渐渐理解并告诉我,这其实是父亲为人处世之道。在镇里,修表的生意勉强能顾得上一家人吃饱,可父亲却三天两头留别人吃饭,有两个原因:一是父亲喜欢交朋友,替别人着想,看到朋友吃饭都是问题,就觉得应该帮他们一把;二是父亲待朋友真诚、仗义,朋友多了路固然好走,但相识的缘分更重要。因此,朋友说句话,自己哪怕吃点儿亏也会尽量满足。
后来,父亲的门店人气愈来愈旺,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现在想想,不也正是父亲为人处世的智慧,成就了他的事业。交朋友就是做生意,做生意就要先做人。
现实社会,能够主动吃亏的人不多,因为人之本性中有趋利的一面。不过话说回来,人的本性同样也有感恩的一面。你帮助过别人,别人是不会忘记的。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我们现在的工作,如何走群众路线,如何把百姓的事儿放心上,就得有父亲肯吃亏、真诚待人的心态。多为百姓着想,百姓自然记得你。多花些心思在工作上,不愁做不好。这些既是财富,也是福气。父亲常常这般教导我。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小到家风、大到国家,两者密不可分。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党风端,家风正则政风清。
我庆幸父辈传下了家风,它是做人的准则,事业的根基,人生的明灯。(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 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