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城怡和家园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一周的时间,经历着独特的经历,感动着身边的感动,每天的操心、揪心、忧心,复盘起来又显得充实、充足、充盈。感慨良多,生活艰辛,世事无常,一身雨雪风霜不问去哪,随四季枯荣依然迎风歌唱,这才是人世间的永恒念想。
临颍人够不容易的,近五百名群众别家离舍,来到异乡召陵集中隔离。这个节骨眼上,能够为他们做些实在琐碎的事情,是一种情分,是一种分担,更是一种接力。驻点以来,每天都会处理数不清的事情,小孩的作业本、病人的急救品、老人的救心丸……相当于一个小村庄的人,针头线脑的需求千头万绪,此起彼伏,彻夜的灯火掩盖了月亮的光影,奔跑的脚步跑赢了隐匿的病毒。接力,接力,平凡的我们还需要再用力;一个人,一个人,我们不独是一个人,背后一道道屏障越发连绵而又坚韧。
“哪有什么英雄?只不过是挺身而出的凡人!”这些天,我对这句话有了切身的感受。这里的19名医护人员,有的我还叫不出名字,每天都会看得见他们匆忙而疲惫的身影,听得到他们对隔离人员熟悉专业的叙述。常人眼里的“大白”,其实多是一群天真烂漫、风华正茂的青年,是家里的“独苗苗”“娇宝宝”,他们义无反顾、勇于逆行,要说没有害怕、没有顾虑、没有忧愁,那不真实,也不符合情理。我看见他们的笑脸,也听过他们的哭诉。
进驻隔离点前三天,接收转运的隔离对象点多线长,医护人员连续工作40多个小时。有位女孩疲惫不堪,转运间隙痛哭流涕,埋怨为什么不能够集中转运。此时,任何的批评都是多余的。“把同志当战友,把群众当亲人”的理念才是打开心结的钥匙。人都是相互的,人心换人心,人就一颗心。很快,这些理念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同和共情。隔离区静起来了,这些可敬的人却难以静下来、停下来,直到现在还像陀螺一样循环运转,在有限的空间里,做着无限的事情。
梨花风起的四月春景,承载着真挚真切的情感。近两天晚上连续处理突发问题,难以睡个囫囵觉。头天晚上,出现了隔离儿童房间玩耍关节脱臼的事情,连夜在负压120急救车环境救治脱险。第二天晚上,又发生了医护人员劳累过度急救送医的事情。两个现场,我不是第一个赶到的,也不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始终坚守的都是医护人员。有他们在,我心里托底。我要对我的战友们说:你们每一个都是好样的!正是你们的一束束微光,照亮了前行的火炬,带来了力量的凝聚,形成了温暖的传递。
春天迟到了,但终究会盛开。春光明媚时,花开正好,许许多多人很快就会与春天同行。(召陵区纪委监委 董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