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夏季“三至”与“三不腐”
来源:召陵区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2-06-21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每年的夏至从公历6月21日开始,至7月7日结束。

《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至”就是到达极点的意思。

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白昼最长,夜晚最短,所以夏至又被称为“日长至”;过了夏至日,阳光直射的位置逐渐向南移动,白天开始一天比一天缩短,而南半球则恰好相反。

夏至有三至:至天、至地、至人,包含着天地人生的至理。

至天:阳至阴生,强化“不敢腐”的强大震慑效能。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阳气在这一天强盛到极点,阴阳转换,阴气也从这一天开始滋长。

近年来,党中央以猛药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伤、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查处了一大批腐败分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范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结伙成势、围猎腐蚀还任重道远;有效应对腐败手段隐形变异、翻新升级还任重道远;彻底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实现海晏河清还任重道远;清理系统性腐败、化解风险隐患还任重道远。对腐败的顽固性和危害性绝不能低估,必须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同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病原体作斗争,坚决割除毒瘤、清除毒源、肃清流毒。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锲而不舍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才能肃清流毒,净化政治生态,滋养廉洁土壤,培育清廉森林。

至地:物至则反,完善“不能腐”的刚性制度约束。夏至是天道阴阳的转折点。夏至之后,大地上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喜阳的生物则开始衰退。

全则必缺,极则必反,盈则必亏。要防微杜渐,营造“不能腐”的浓厚氛围,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首先要扎紧制度笼子,建立防范机制,从体制机制和制度上消除腐败发生的条件,从根本上减少腐败机会。作为党员干部,要适应监督新常态,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增强主动接受监督的胸怀,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接受批评,不断完善自我、激励自我,确保个人事业不断发展、健康成长。要正确认识权力,谨慎使用权力,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遵守社会公德,不为名利诱惑所动,远离“圈子”、防止“围猎”,培养健康向上的情趣爱好,扣紧扣实廉洁从政“扣子”,以实际行动维护“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至人:大中至正,提升“不想腐”的思想教育优势。让人的欲望变得平和中正,从而符合天道,也就是孔子说的“克己”,最终成就“大中至正”的人格。

廉洁文化是党风廉政建设之魂,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支点,是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不想腐”就是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和廉洁文化,促进党员干部将初心使命作为政治本色和前进动力,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作为党员干部,要加强理论武装,增强政治定力抵腐定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夯实清正廉洁的思想根基。要秉持“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工作理念,涵养一心为民的深厚情怀,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不搞“伪忠诚”、不做“两面人”,始终做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召陵区纪委监委 陈彬)

版权所有:中共漯河市纪委 漯河市监察委员会
地址:漯河市祁山路6号 邮编:462000
备案证号:豫ICP备05010841号
访问次数: 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