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这个小城因为疫情被迫按下“暂停键”。
时间过得很慢,每个人掰着手指头在期盼中煎熬;时间过得很快,来不及欣赏黄龙渠畔杨柳青青、千亩湖内花海漫漫,转眼已是抗疫30天。
这30天,每天都被感动。曾经烟火阑珊的小城,瞬间时针停止转动、空气仿佛凝固。凄冷夜色中,有那样一群人,尽锐出战、勇毅逆行,没有明显标识、没有白色铠甲,唯有胸前那张黄色的“疫情防控督导检查工作证”熠熠生辉。全县218个小区值班点、367个行政村哨点、7个主干道卡点、198个商超、271个药店、17个集中隔离点,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时时都有他们的声音。从县纪委书记到乡镇纪委书记、从县纪检监察干部到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与病毒打擂、与时间赛跑,形成相互交叉、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督网络。这群人里面,父母有病住院就医的4人、爱人怀孕待产的3人、孩子正在备战高考的5人……没有人讲理由、讲原因,在疫情大考面前,那些都不是能够说服自己不上“战场”的理由。审查调查室黄戈飞督查卡点之际,接到母亲焦急的电话:“你爸已经拉到重症监护室,赶紧回来!”面对身患重病的父亲、面对忧心如焚的母亲,没有哪个儿子不动情、不慌乱。“妈,先让俺姐和俺弟过去照顾,我把这一片查完就赶回去。”黄戈飞含泪看完最后一个卡点,像射出去的箭,飞一般的向医院疾驰。那一刻,任泥塑木雕也会流泪、任铁石心肠也会动情,我们懂得飞驰的背影下,那颗忠孝两难的无耐、家国两难的抉择、还有儿子与“纪检监察干部”两种身份的纠结。
这30天,每天都在拼命。“疫情防控推进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师维坐镇临颍调度指挥,召集的第一个调度会以这样的一句话作为开场白。每个人都明白,在狰狞的死神面前,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不管是什么身份、何种职业,跟进监督就意味着距离病毒更近、被传染的几率更大。大灾大难,方显英雄本色;暴风骤雨,更见青松苍劲。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不能怕风雨兼程;因为挚爱这个职业,就必须履行使命。“血拼杀疫情、誓死护颍城”成为临颍纪检监察干部微信群内相互鼓励、相互打气的“群呼”,他们中有因为疫情管控无法回家而在办公室连续吃住24天的杨佳,有刚从第一批隔离点解封又请战到第二批隔离点的臧文娜……他们不是英雄,却犹如一颗颗珍珠,穿起了一串纪检监察干部最耀眼的光环。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许露颖,在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台电脑的陪伴下,连续工作一个月,承担着专项督导工作专班、隔离转运专班、纪委监委综合协调工作小组信息收集、汇总分析、转交承办、上情下达等工作。同事开玩笑说她是“屁股长在凳子”上的人。一次夜半,同事偶尔发现她在服用“丹参滴丸”。面对这样的90后女孩,我们在心疼、赞誉的同时,有些心悸的后怕。她却淡然一笑,“哦,没事,不过是心率过快而已。”拼,是一种勇敢无畏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纪检监察干部固有的品质。正是有了拼的精神和劲头,才有了阻断疫情的胜利成果。
这30天,每天都有收获。“隔离点的统筹和监督管理由纪委监委牵头。”市指挥部一声令下,纪检监察干部以“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担当、“勠力同心、势如破竹”的自信,一头扎进各个集中隔离点,督促问题整改,坚决消除隔离点风险隐患;督促规范操作,坚决确保隔离点绝对安全;督促人文关怀,坚决做到隔离不隔心。临颍抗疫接近尾声,郾城防疫又燃“战火”,2000多被隔离人员转运临颍,每个纪检监察干部毫无怨言、义无反顾的投入到第二轮隔离点监管之“战”中。面对匆匆转运到陌生环境的群众,每个隔离点的纪检监察干部采取包容理解的方式、温暖如春的措施,用心用情抚慰那急躁抑郁的情绪、熨平那惊恐不安的心态。针对老年人、有基础病史的隔离人员,及时配送药物;针对儿童,专门定制健康零食水果大礼包;针对心理烦躁、情绪低落人员,安排专业心理师通过微信、电话心理疏导。纪检监察干部并非全能,只是把“人民至上”真正放在了心上,助力打造成了20个安全稳固、温馨如家的疫情防控“港湾”。“谢谢你领导,感谢你在繁忙工作中还能尽力顾及我一个小老百姓,屋里有个大的矿泉水桶,下边压了200元现金(身上一共就这些)……感谢你们的辛苦付出!你们是最可爱可敬的逆行者中!”隔离人员刚走,县纪委监委信访室蒋飞就收到了这条长长的微信,那一刻,不再强装坚强,热泪任其流淌。“你对群众有多亲,群众对你有多近”被纪检监察干部一遍遍诠释,也是纪检监察干部艰辛付出中最大的收获。
疫情还未远去、战斗还在继续。抗疫30天,继续一往无前。战疫不结束,我们决不收兵;党委没命令,我们绝不撤退;群众有需要,我们赴汤蹈火。(临颍县纪委监委 李群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