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权用权和监权,农村权益有保障。村务公开是关键,村民看了心里亮。大小干部不敢贪,风清气正百业旺......”热热闹闹的音乐情景剧《阳光三权就是好》唱出了百姓心声,收获掌声一片。伴随着春天来临的脚步,郾城区“阳光村务”的一场场好戏早早地在群众中开演了。
2月16日,郾城区黄河广场热闹非凡,郾城区“阳光村务与民同行文艺汇演”正在这里演出,该区各镇(街道)文艺宣传队员们打快板、唱小戏、演小品、讲案例,精彩的表演引来掌声笑声不断,吸引了附近八百余名群众前来观看。
脚入三尺泥土,方知民意所在。为了激活群众监督“触角”,提高群众对“阳光村务”的知晓率,郾城区纪委监委派出最受群众欢迎的文艺宣传队,围绕“阳光村(居)务”主题,创作排练出一批戏曲、小品、快板、三句半等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化节目,抢抓大量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回乡过春节的有利时机,利用一个月时间在各镇(街道)开展巡回演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唱好“阳光村务”的民间戏。
该区在各村现有公开栏的基础上,在每个村民小组显要位置制作“阳光村务”明白墙1314个,向群众印发“阳光村务”明白卡226700张,建立并公示所有党员联系群众、村民代表联系户名单,通过党员和村民代表把本村重大事项决议和实施结果发放给广大农户,确保村民群众对所在村组的大事小情都清楚明白。
严格规范线上线下公开内容,重点规范村级财务收支明细、村级事项决议和实施结果等,公开内容做到详实具体,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公开,所有事物都通过公开栏、明白墙、明白卡线下公开,并及时更新。定期组织人员对公开内容进行排查,2018年对“阳光郾城网”惠民资金和财务公开内容进行了16次专项逐村排查,并下发了4期通报。
同时,加大对“阳光村务”建设情况的督查力度,采取“一周一督导、一周一通报”的形式,对各镇(街道)、部分村(居)进行督导检查,下发限期整改通知并验收整改情况,严禁敷衍应付、弄虚作假行为,确保所有公开事项均经得起村民监督和各级检查。2018年区、镇两级下发通报107次,约谈66人次。
“2019年,我区‘阳光村务’建设还将再深化再提升,真正做到与民同行、为民解忧,防止农村基层权力任性,促进‘小微权力’规范高效运行。”郾城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朱文超对新一年的“阳光村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并对此充满了信心。(郾城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