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还是亲一窝哩,你们胳膊肘还向外拐?”临颍县城关街道东关村村民宝庆家院内,宝庆正在冲几个人埋怨道。
“老二,你不要以为在郑州做生意赚了几个钱,就想搞特殊!”院子内坐了十几个人,其中一个长辈模样的人站了起来,指着宝庆批评着。
“老二,咱们不能因为这影响全村拆迁,不能丢这个人啊!”另外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语重心长地劝着宝庆。
“老二,咱们门口都贴着每家每户房屋面积、赔偿标准、补偿面积,你不相信村干部,难道不信咱们这些老少爷们?”一位村民走过去,拍了拍宝庆肩膀说。
“算了算了,我签,我现在都签!真服你们几个‘哨长’了,我同意拆迁,中了吧!”宝庆心有不甘的说。
宝庆口中的“哨长”是东街村村务监督委员会牵头组建的自我监督组织。
去年以来,临颍县纪委监委推行垂直管理村务监督委员会业务实施办法,村务监督委员主动监督、敢于监督、愿意监督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部分村务监督委员主动创新,“发明”了“阳光村务110”“一户一张明白卡”“扫码查看集体账”等村务监督方法,真正实现了“群众明白,干部清白”,全县涉及农村干部的信访举报件同期下降了47%。
城关街道东关村是城郊村,从2018年开始启动棚户区改造项目。项目伊始,村务监督委员就积极介入、靠前监督,每十户群众设立一个监督哨,全程监督棚改项目资金使用、旧宅测量、拆迁补偿、过渡安置等事务。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积极发挥堡垒作用,引导村监委成员积极参与、主动担当、大胆监督,形成了“阳光拆迁、阳光补偿、阳光操作”的良性互动。至目前,全村364户群众已经签订拆迁协议361户,完成拆迁215户,拆迁面积3万多平方米,实现了全程无信访举报、无阻挠施工、无强拆强签。
“十户一个‘监督哨’,阳光棚改百姓笑。”看着即将竣工的3号楼和5号楼,支部书记赵丙军笑呵呵憧憬着未来的“阳光房”。(临颍县纪委监委 李群涛 武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