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记
来源:召陵区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2-01-25

“陈书记,不管你说啥,这个年我必须回家!”手机视频里,一个四五十岁模样的中年男人执拗地说着。

“王大哥,天津多个地方都是中高风险地区,您现在回来有很多不便,咱们还是就地过年吧!”漯河市召陵区纪委监委驻召陵镇辛庄村第一书记陈彬苦口婆心地对着电话另一端的村民王某劝解道。

王某是辛庄村村民,在天津务工,因为疫情原因已经两年没回家过年了。本来早早计划好回家过春节,连短工都辞了,谁料出发前又遇到来势汹汹的疫情。

“儿呀,你就听小彬的话留在天津吧!家就在这儿,啥时候回来都中。但咱不能给国家和政府添乱啊!”王某的母亲也在一旁帮忙劝说。

挂掉视频电话,陈彬长舒一口气。这已经是他劝说就地过年的第二十七个人。春节越来越近,在外务工的游子归乡心情也越来越迫切。尽管万分理解外出人员有家不能回的无奈,但作为驻村书记,他必须为村民守好疫情防控的“大门”。

“体温正常,行程码和健康码请出示一下。”

三天后,辛庄村的疫情防控值守点,陈彬意外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黑色小汽车里围巾、口罩包裹严实、神色躲闪的可不就是前几天刚通过视频电话的王大哥。

“王大哥,不是说好就地过年的,您咋不听劝跑回来了,您家里的老母亲知道吗?”

“陈书记,我打听清楚了,我打工的地儿在天津武清区,是低风险地区,而且我一路自己开着车回来的,10个多小时800多公里路上一个人都没接触,您放心。这是我的核酸检测报告,昨天刚测的,阴性,没问题的。”王某赶紧拿出核酸检测证明。

“陈书记啊,他提前跟我说了。”一旁的村支部书记王自田帮腔道,“他家里也确实有特殊状况,老母亲腿脚不方便,我看了防疫政策也允许返乡,既然已经回来了,就算了吧。”

“疫情防控政策虽然严厉,但也不是‘一刀切’。我这边向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联系卫生院的人上门做核酸。要坚决执行‘三天两检’,检测没问题后还得居家健康监测14天。”事关疫情防控大局,陈彬不敢有丝毫懈怠。

“陈书记,我知道给您添麻烦了。但我实在是放心不下俺娘,她身体不好,天冷老寒腿又犯了。这已经到家门口,你放心,我保证遵守咱们的防疫政策,等我居家监测结束后,我也来卡点值班,也算是‘将功补过’。”

“王大哥,想回家不是错,家是我们永远的牵挂。我也没有怨您,病毒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只有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才能战胜这个强大的‘敌人’,才能早日摘除口罩、扫除阴霾。”

在疫情防控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没有人是“局外人”,没有事是“份外事”。在陈彬等党员干部的感召和鼓舞下,辛庄村先后有23名大学生志愿者自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们主动请缨,放下行李箱,穿上红马甲,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携手并肩共同构筑起全村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

初心淬炼信仰,使命激发担当。疫情当前,许多像陈彬一样的纪检监察干部迅速转变角色,穿上红马甲拿起喇叭普及防疫政策成为“宣传员”,来到村头和居民小区执勤卡点举起体温枪变身“守门员”,走进医院、药店和菜场铁面无私做起“监督员”……在寒冷的天气中,给人们带来一抹温暖的依靠。(召陵区纪委监委 田颖)

版权所有:中共漯河市纪委 漯河市监察委员会
地址:漯河市祁山路6号 邮编:462000
备案证号:豫ICP备05010841号
访问次数: 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