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陵区:以案促改乡村行 改出清风正气满
来源:召陵区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0-05-14

“今天宣读的违纪案例,里面的人我大部分都认识,听了这些处分决定,我内心感到震撼,因为这些事就发生在身边。”这是召陵区纪委监委在老窝镇开展的一次以案促改活动,活动中现场通报了近十起辖区内的违纪案例和该镇近2年来的信访举报有关情况通报,参会的32个村的村干部面色凝重、若有所思。

按照要求,召陵区以案促改乡村行动员会议后,本着“有则改之,无者加勉“的原则,创新警示教育载体,注重发挥身边“活教材”的警示作用,由该区纪委监委审理室牵头选取征地拆迁、虚报冒领、优亲厚友、挪用侵占等发生在本辖区基层的十多起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后,编写涵盖案情、点评的典型案例读本,以此作为基层干部的“案头书”,然后到每个镇村开展此项活动,并要求所有村干部参加,让其认真对照检查,以此增强镇村干部的“免疫力”。

召陵区纪委监委分管领导曲健表示,在镇村开展以案促改就是坚持“三不”一体推进的最有效体现,纪委监委除了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还要深化推进乡村以案促改,这也是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的创新举措,以案促改乡村行活动要努力从具体人、具体事着手,才能真正有效对村级权力进行有效监督。

“近年来,个别镇村干部在征地拆迁补偿、涉农资金、低保户认定、危房改造、精准扶贫等工作中存在优亲厚友、贪占冒领等现象,不但使国家的政策受损,更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该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董海权说,以案促改乡村行由区纪委监委牵头,镇党委配合,镇纪委参与,依托镇、村的真实情况,合唱一台戏。用真人真事来点中村干部的“死穴”,敲中“麻骨”,打通监督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在活动中宣讲村监委会的职责,让其真正履职发挥作用。

 “我们村的‘公开栏’,公示了低保户、涉农补贴补偿等,让我们村的群众了解干部咋用权、知道了村里的情况,老百姓成了明白人”。召陵区万金镇栗门张村监委会主任张建设说道。近日来,万金镇的群众谈论最多就是村委会公开栏的改变,现在村干部职责、村务、财务的都公示的明明白白。“区里下拨资金了没有?村里还有多少户没有脱贫?危房改造申报的是哪些人?今年的粮食补贴标准是啥?”都在公示之列。通过开展以案促改乡村行活动,很多村都像万金镇栗门张村一样,从公开入手,向阳光发展,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没有疑问了,其他信访问题也随之解决,群众知情了,获得感、幸福感也提升了,以案促改坚持以“案”为基础、以“促”为关键、以“改”为目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干部很关键。现在用他们身边熟悉的人做反面活教材,对他们才最有震慑力,最易入脑入心。既教育警示干部、又堵塞制度漏洞。推进以案促改向乡村延伸,就是为了使乡村干部常念‘紧箍咒’,明底线、知戒惧。这样才能使党的惠民政策在基层落实落地。”召陵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代理主任孔德余表示。(召陵区纪委监委 王振奎)

版权所有:中共漯河市纪委 漯河市监察委员会
地址:漯河市祁山路6号 邮编:462000
备案证号:豫ICP备05010841号
访问次数: 次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