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禅,听说咱们乡纪委王书记在微信群里代卖鸡蛋,你能不能帮我买10斤?”
“好的,没问题。”3月10日上午,舞阳县保和乡冯河村干部效秀禅接到群众电话后,迅速在乡“阳光村务”微信工作群把物资采购信息发送给乡纪委书记王海方。
乡纪委书记怎么能在微信工作群里做“微商”卖鸡蛋?这事还要从王海方2月23日接到的一个电话说起。
“王书记,我是苗庄村的小超,养鸡场的鸡蛋快把仓库堆满了,外地的批发商都来不了,这可怎么办啊?!”
“小超你先别急,我帮你想想办法。”王海方一边安慰他,一边想办法。突然,一个念头闪过,现在网络上流行“微商”,是不是可以在乡“阳光村务”微信工作群里发布销售鸡蛋的消息,帮助群众找找销路?
经过反复斟酌,一则代售鸡蛋的信息被发布到该乡“阳光村务”微信工作群:“同志们,受疫情交通管控影响,现有我乡苗庄村小超鸡场库存一部分新鲜鸡蛋,价格6元一公斤,各村群众如有需要,请与小超或者和我直接联系。”
“王书记,您这信息真及时啊!俺村这几天有好几个群众说买不来鸡蛋……”
“王书记,让他们给俺村先送6兜,一兜要5公斤,村口疫情防控点有值班人员接。”
信息发布仅仅一个上午,小超养鸡场的鸡蛋就预订出去了100多公斤,红火的“生意”让王海方充满了干劲。随后,她又组织乡纪委工作人员,对全乡36个村滞销的农产品、扶贫车间和加工点招工等信息进行采集,编辑后通过“阳光村务”微信工作群发布。既代售农产品又发布招工信息,一时间,尝到做“微商”“甜头”的王海方格外忙碌。
3月11日下午,当再次问道王海方做“微商”战果如何时,她如数家珍地说:“目前,小超家库存的1200多斤鸡蛋全部销售完毕。为楼宋村葡萄种植基地、家源服装厂等扶贫企业发布招工信息11条,打电话询问工作条件的有50多人次,截至到昨天,企业已经招到23名工人了。”(舞阳县纪委监委 龚洋浩 段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