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员:田小盼(祥符区纪委监委)
曾斯廷、杨玉英:为革命牺牲一切的英烈夫妻
一个三口之家,本应成为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像千百个家庭那样,享受天伦之乐和生活的温馨。但是,为了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这家人舍弃了一切而投身血与火之中,最终被国民党反动派的魔爪毁灭:夫妇惨遭杀害,遗体无人收敛,孤儿寄托人家抚养,至今还不知道自己的身世……
1931年农历“祭灶”即将到来,古城开封的节日气氛已相当浓厚,人们正忙着买灶糖,请灶神爷,准备过年。这天傍晚,在繁华的鼓楼南侧鹁鸽市同福旅馆,有一对年轻夫妇前来投宿。丈夫曾斯廷,湖北人;妻子杨玉英,祖籍江苏无锡。两人文质彬彬,衣着得体,完全是一副读书人的模样,其实他们全是中共党员,被党中央派来组建已遭敌人破坏了的河南省委。
第二天,夫妇俩便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一大早,杨玉英穿上紧身的棉旗袍,梳妆打扮一番,俨然是一位“阔太太”,坐上黄包车,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与战斗在古城的地下工作者进行秘密联络。5天以后,中共河南省委重新建立起来了,由曾斯廷任省委书记,杨玉英住省委机关,协助丈夫处理机关日常事务。
这时的开封,形势十分恶劣。蒋冯阎中原大战以后,由蒋介石嫡系刘峙接任河南省主席。他下令疯狂破坏党团组织,实行白色恐怖,一个又一个共产党人落入他的魔爪。在曾斯廷夫妇到来之前,中共开封市委书记来学照等已遭逮捕。就是在春节期间,军警特务也没有停止活动。正月初四这天,正当杨玉英在旅馆焦急地等候前来汇报工作的省委秘书长蒋明华的时候,蒋明华却已经被特务跟踪抓捕了。严峻的环境,不允许有丝毫麻痹,省委决定曾斯廷暂时到外地巡视,怀孕在身的杨玉英继续在机关坚守。
阳春三月,开封的局势表面上稳定下来。但是敌人暗中更加紧了对中共党组织的破坏。3月26日,曾斯廷从外地返回开封。为了防止意外,他没有直接进城,而是来到了南关一个秘密接头处。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接头人已经叛变投敌,叛徒一面假意应酬曾斯廷,一面向警察局秘密告发。曾斯廷未及和妻子见面即被逮捕。
仅仅三个月,时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秘书长、开封市委书记、团省委秘书长等十余人被捕,全部关押在省府西街的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敌人欣喜之余,准备向他们下毒手了。就在曾斯廷被捕的第二天,开封市委书记来学照等二人惨遭杀害。曾斯廷与被捕的其他领导人秘密研究,由于党内出了叛徒,多数领导人的身份已经暴露,如果不采取相应行动,势必坐以待毙。于是,他决定和看守所外面的党组织取得联系,准备抓住时机组织越狱暴动。
杨玉英担当起了看守所内外的联络工作,不久,三把钢锉秘密传入看守所内。4月底,就在被捕同志多数已经锉开刑具,准备越狱的前夕,行动计划被叛徒出卖。几天以后,曾斯廷及4位省、市委领导人被敌人从牢房里秘密押出。曾思廷知道自己的最后时刻到了,临行前人嘱咐战友们不要为敌人的淫威所吓倒,坚持斗争,不屈不挠,直到胜利的那一天。几声枪响,曾斯廷和他的战友倒在血泊之中。
曾斯廷这位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回国的年轻共产党员,在中原大地上,为反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才工作了三个月,便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丈夫的牺牲,使杨玉英经受了血与泪的严重考验。她没有让自己终日沉溺予哭泣和悲痛之中。她把对丈夫真挚的爱和思恋,化作对敌人的满腔仇恨,拖着笨重的身体,继续战斗在古城。
不久,中共中央决定再次重建河南省委。调陕西华县人纪国桢到开封接任省委书记。杨玉英参与了省委新班子的组建,并与纪国桢以假夫妻组成家庭,掩护省委机关工作。此后,她先后担任了省委宣传部长、秘书长兼妇女部长等职,成为中共河南省委领导人之一。
1931年8月,已满30周岁的杨玉英在开封分娩。孩子的降生,给她带来无限欢乐。她爱自己的孩子,更思念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丈夫。可是,肩负着革命工作重任的杨玉英深深懂得,现在不是沉溺于儿女情长的时候。她果断地将爱子托付给一位基层群众抚养,自己孑然一身投入革命活动。
1932年7月,中共河南省委再度遭到破坏,杨玉英在郑州被捕。她很快被转押在开封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这里正是她丈夫曾斯廷一年前被关押和牺牲的地方。杨玉英拖着沉重的脚镣走进囚室,她手扶铁窗,环顾四壁,内心百感交集,对丈夫和她的今天,她早有思想准备,从参加革命的那天起,她就打算含笑迎接死亡。在铁窗之内,她想起了丈夫,想起了刚满周岁的爱子,想起了战友和未竟的事业。于是,她挥笔写下了她生命中最辉煌豪迈的诗篇:
自信意无邪,
炎日云遮,
俱焚玉石总可嗟,
微志未酬身便死,如此年华。
在狱中,杨玉英意志顽强,大义凛然,面对敌人的百般酷刑,毫无惧色;敌人的种种伎俩破产之后,终于对她下了毒手。
1932年8月20日,敌人秘密枪杀了杨玉英等14名共产党人。刑前,杨玉英将自己狱中写的诗稿,请一位难友转寄家乡亲友。然后她高唱《国际歌》,从容走上刑场。(供稿:中共开封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