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员:葛珊珊(杞县纪委监委)
共产党人的狱中暴动
大革命失败后,河南开始“清党”反共,白色恐怖遍布开封城乡,共产党人经历着血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洗礼。到1928年底,大批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被捕,开封、郑州等地监狱关押的共产党员达400余人。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被捕入狱后,面对国民党的严刑折磨、威胁利诱,视死如归,百折不挠,在狱中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开封第一监狱原是关押刑事犯的地方,这时却成为监禁全省重要政治犯的地方。省委书记周以栗、组织部长任作民、秘书长雷晋笙、开封党团负责人来学照等被捕后都被关押在这里。在狱中,他们成立了狱中党组织,团结难友对付敌人的迫害与折磨,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和牺牲精神。
周以栗、任作民等入狱后,千方百计建立狱中共产党组织,继续开展斗争,在狱中建立了党支部,周以栗隐蔽领导,任作民等出面联系,组织斗争。狱中党组织经过周密计划,团结难友以“合法”方式一致行动,多次同当局斗争,争得了准许放风、通信、会见亲友等权力。反对“悔过”、改善伙食等斗争也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1928年11月,省委秘书长张海峰、省军委书记萧人鹄等人被捕。张海峰被捕后,在冯玉祥总司令部军法处审讯时,敌人使用了压杠子、灌辣椒水、吃火头(用燃着的香烧前胸)等酷刑,张海峰始终没有暴露党组织的秘密。敌人无可奈何,将张海峰判处无期徒刑,送河南省第一监狱监禁。入狱后,张海峰就与隔壁牢房中的共产党员接上关系,并将被捕原因、经过等写出报告,交给狱中党支部负责人之一的任作民。不久,张海峰以小号负责人的身份参与狱中党组织的领导工作,和任作民等一起领导狱中斗争。狱中党组织经过周密计划,根据狱中的特殊情况,采取特殊的方式,在政治犯中进行工作。利用放条子、取条子、写暗码、敲墙壁等方式将重要消息传送给各号革命同志,免遭叛徒、特务破坏。
敌人为了破坏狱中革命同志的团结,把各种犯人关在一个监狱,不同立场的政治犯混杂一起,甚至有的是特务暗探。1928年冬,在敌人威胁利诱下,两位女政治犯指认周以栗、黄化育是河南省开封市共产党的负责人。男监党支部委托女监的李馥清作两名女犯的思想工作,主动同她们搞好关系,讲革命道理和革命者应有的高尚气节,陈述利害关系,那两名女犯受到教育和感召,在法庭上毅然翻供,一口咬定先前的作证是假的,从而使党在狱中的领导人脱离了危险。
狱中党员的长期努力和狱外党组织的配合,争取了一些看守的同情,党的文件可以送入狱中,狱中还可以看到《社会思想史》《奔流》等书刊。另外还编了《同志愈挫愈坚歌》等歌曲,歌词中唱道:“坐监家常饭,牺牲重泰山,革命志士,视死如归,流芳亿万年。”表现了坚强的革命意志。后来又弄到了锉镣工具,党组织秘密准备发动越狱暴动。
为了营救被捕的同志,1928年10月,中央和省委决定成立革命互济会,调漯河中心县委书记谷迁乔(字子升、滋生)任互济会党团书记。一方面加强和狱中同志联系,一方面利用被捕者家属和有关人士积极开展营救活动。开封党团组织利用蒋冯矛盾和清理政治犯之机,积极营救被捕的党、团员和革命群众。此时,为营救和接头、安排出狱人员,虽建立有临时办事处,但由于组织不健全,工作极不适应。于是,在中央巡视员童长荣、王弼等领导下,由开封市委负责组织营救委员会,指定出狱的王黎声、安志翰(安子文)等5人为委员,王黎声任书记,以加强营救工作。中共秘密党员南汉宸等利用在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中的合法地位积极参与营救工作。至是年夏,开封监狱中就有200多名“政治犯”被取保释放。原河南省委、开封市委领导人周以栗、任作民、黄化育、来学照等获释出狱后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1931年1月至2月,开封警察署在全城开展大搜捕,省委、市委组织再遭破坏。上届省委宣传部长谷滋生(又名谷迁乔)、省委秘书长蒋明华、团省委宣传部长兼秘书长李鸣歧等先后被捕。
开封的形势更加恶劣,原中共开封市委书记来学照等人惨遭敌人杀害,在狱中的同志处境危殆。新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曾斯廷、开封市委书记牟修武等人也被捕关押,狱中决定改组党团干事会,由曾斯廷任书记,谷迁乔、蒋明华任干事。狱中党团组织经过认真讨论,准备组织越狱。
越狱暴动按计划逐步实施。4月中旬,狱外党团组织派人秘密准备3把锋利钢锉,于一天夜晚9点多钟,通过厕所尿池水口传入拘留所内。被捕同志中,谷迁乔、蒋明华因敌人不明他们的身份,未戴刑具;尹文堂戴的是“洋镣”,不用锉即可通开;其他人所戴刑具,都依次偷偷锉开。为了迷惑宪兵,锉开刑具后,都佯装戴上。干事会经过研究,决定4月底采取行动。但由于叛徒告密,敌人掌握了行动计划,整个行动失败。一周后,曾斯廷、牟修武、李鸣岐英勇牺牲。蒋明华、谷迁乔被分别判处6年、10年徒刑。烈士的英雄壮举,震慑了敌人,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争,在开封革命史上留下了鲜红的一页。(供稿:中共开封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