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亭村村支书孙某启等因在处理村集体资产、办理低保工作中存在作风涣散、不作为、落实工作不力、为群众办事推诿扯皮等突出问题,被县纪委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019年7月,杞县官庄乡组织全乡党员干部以孙某启等3起典型案例为镜鉴,开展以案促改,进一步压实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事后,孙某启说:“当时感觉很丢脸,而后下定决心要改变,为乡亲们多做贡献。”
两年来,孙某启带领村支部积极主动作为,在全乡率先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村内荒坑、荒地统一收归村集体;创办村集体经济,申请扶贫资金80余万元为村集体新建标准化羊舍两座,实现企业带贫20余人;推进村内道路修建,新建道路7公里,村内公路户户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王乐亭村一派欣欣向荣。
王乐亭村的变化,是开封市推进以案促改向基层延伸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开封坚持以上率下夯实责任,严抓责任落实,将以案促改纳入市委总体工作部署、列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印发《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的实施方案》和考核细则,列出问题清单、对照查摆问题,台账化推进、项目化运作,不断推进以案促改向基层延伸,让“三不”一体推进成果成效直达“神经末梢”。
以上率下 夯实担当 深耕以案促改“责任田”
责任在肩勇担当,使命于心砥砺行。
“你脾气太急,有时候对群众态度过于生硬,再不改你就有可能违反纪律。”“我以前纪律意识淡薄,村里的公章管得不严,通过以案促改典型案例学习,很受警示。”杞县五里河镇张寨村以案促改专题组织生活会批评与自我批评有辣味见真章。
开封严格贯彻落实以案促改工作要求,把以案促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主动承担主体责任。按照“监督对象覆盖到哪里、以案促改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党委(党组)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确保以案促改无盲区、无遗漏。
协同推进,凝聚合力。市纪委监委建立信息共享、协调配合、检查考核等机制,发挥推进作用;市委组织部把以案促改工作列入党员干部教育内容;市委宣传部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以案促改工作典型事例和突出成效;市委巡察机构将以案促改工作开展情况列入巡察内容,着力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党组(党委)统筹做好本系统本行业以案促改工作组织协调、督促指导……
10个县区、684家单位上下联动,围绕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抓实规定动作、抓准关键环节、抓好出彩任务、抓牢责任落实”要求,设置了“理想信念缺失、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不正常”等六大网格,细化为31项具体任务。县、乡、村(社区)严格按照“施工图”,贯彻落实网格化要求,查摆问题清单、层层督导整改、实时跟踪问效。
“通过建立完善以案促改责任体系,把工作任务逐项分解到部门、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全市各级党组织共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4605场,以案促改主体责任压的更实。”开封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委副主任侯豪介绍道。
突出重点 统筹推进 着力打通以案促改“最后一公里”
案例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2015-2019年,通许县练城乡李庄村村支书徐某军因利用职务便利,在帮助群众申请危房改造资金工作中,侵吞17户危房改造资金累计19920元,最终受到留党察看一年处分。
“今天我站在原单位跟大家说我犯下的错,心里感到很惭愧,希望大家以我为戒……”今年5月的一天,通许县练城乡党委的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全乡党员干部屏息凝神,观听当事人“现身说法”,鲜活的身边人身边事教训惨痛,像一把重锤一声声敲在参会人心口上。“看到身边熟悉的同事上台‘忏悔’,这种震撼是其他警示教育不能比拟的。”以案促改工作会后,一名参加会议的同志深有感慨。
开封聚焦群众痛点难点焦点,推进以案促改与基层治理“微腐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疫情防控监督检查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因案制宜,严格按照及时启动、警示教育、查摆整改、建章立制、督导考核、效果评估“六步工作法”,通过开展纪检监察干部大走访大调研、“村村改”等,使以案促改直抵“神经末梢”。筛选群众反映强烈的扶贫领域腐败、涉黑涉恶及“打伞破网”的典型案例,在村“两委”换届、重大节假日、干部提拔任用等关键节点,强化以案促改,让身边人受触动,让问题真整改。
不断推动以案促改向基层延伸,创新开展“村村改”工程。坚持一村一改、有案必改、改必有效,在全市乡镇试点开设以案促改警醒课堂,覆盖全乡党员干部,定期组织开展“现身说法”、观看专题警示教育片、旁听庭审教育等,务求查处一案、教育一片。
“原来虽然有井,但是地埋线不通电,浇地得从村里扯电线。如今好了,俺村这个老大难问题终于解决了!”尉氏县大桥乡岗刘村村民刘占军笑呵呵地说。这是尉氏县千亿斤粮食工程项目以案促改现场会上的一幕,与以往会议不同的是,这次的会议地点选择在了田间地头。
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以案促改,从不间断。开封坚持全域覆盖式以案促改“无盲区”,今年疫情期间,灵活运用微信公众号、工作群组、手机视频、“清风提醒函”等渠道,将警示教育由县(区)直部门向基层乡(场)、街道、学校、村(社区)延伸,将案例警示送到基层党员干部“家门口”。
以案促改向基层延伸效果显著。截至目前,全市共47人主动投案,66人主动向组织说明问题,促使主动上缴违纪资金64.1万元,一体推进“三不”成果成效更加彰显。
“今天我们继续学案例,然后再学条例。”每周五下午,开封市鼓楼区南苑街道杨寺庄社区都会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以案促改专题“微课堂”,支部书记张涛手拿着区纪委监委编写的《以案促改案例汇编50例》,通报典型案例,随后又对照条例有针对性地进行解读,以案为鉴,勤敲警钟。课后讨论时,该社区会计张广源深有感触地说,“现在的以案促改警示教育真是深入人心啊!”
建章立制 标本兼治 构建“三不”一体推进体制机制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不仅要震慑,更要堵漏洞补“短板”,完善制度建设。针对典型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的普遍性问题,督促以案促改单位党组织查漏补缺、及时整改,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努力形成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长效机制。
针对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组织部原部长韩向阳违纪违法案件暴露出的部门“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民主监督缺位等问题,该区从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上寻求突破,进一步修订完善《中共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工作委员会会议制度》,出台《关于建立示范区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意见》,聚焦共性问题和关键岗位,对应制定了《职权目录》《权力运行流程图》和《廉政风险排查表》,评定“高、中、低”三级廉政风险,逐项明确防控措施、责任领导和岗位责任人。
尉氏县委针对之前典型案例中暴露出的问题和漏洞,围绕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全面审查、评估和清理,出台《关于规范村级“小微权力”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出台村干部20条负面清单,规范村级“微小权力”运行,为保障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针对公共资源交易运行过程中机制体制不畅,相关配套制度不够健全,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等问题,出台《开封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开封市优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十条措施》等文件,进一步明确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各方主体职责、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造阳光高效的交易平台。
截至目前,全市排查廉政风险点14029个,25.3万名党员干部接受警示教育, 以案促改工作共新建制度901个,修订制度1265个,废止制度106个。
坚强制度衍生创新举措。今年5月,市纪委监委联合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等部门,向企业家推出“亲清连线•廉通企业”政企互通监督平台,该监督平台主要功能分为“廉通企业”、“汴捷查询”、“清廉矩阵”三大板块,面向广大企业家,收集意见建议、反馈相关问题和接受投诉举报,对公职人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其他破坏营商环境、干扰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等涉嫌违规违纪违法问题进行实时监督,让企业成为营商环境的监督者。
“开封深入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聚焦重点、抓住关键、精准发力,推动以案促改向基层延伸,坚持逢案必改,统筹推进以案改治理、以案改制度、以案改监管、以案改作风,把标本兼治的原则贯穿始终,着力打通‘三不’之间内在联系,持续放大叠加效应,真正让以案促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推动形成敢于担当、干净干事、严守底线、依规办事的良好风气,为书写新时代开封更加出彩新篇章不断汇聚磅礴力量。”开封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卢志军说。(王臣 张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