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市纪委监委于近期开展“献礼二十大•点滴小事映初心”征文活动,全面征集全市纪检监察干部严肃监督执纪、铁面无私办案、抗击疫情、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典型事迹,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结合工作职责,讲述忠诚履责故事,展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彰显信仰坚定、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即日起,将对征集的优秀作品进行展播,敬请关注。
工人们忙碌地添加着草料,肥硕的绵羊争抢着吃食……杞县高阳镇曹李王村东头的一大片撂荒地“长”出了6座标准化养殖大棚,曾经以种地为生的村民,如今靠念“羊经”,发“羊财”。
犹记得,在推进撂荒地治理时,曹李王村村民众口一词:“治理荒地费时费力又费钱,还不如荒着。”
如何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呢?曹李王村党支部书记时红见召集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开会商讨。会上,他提出:“在治理撂荒地工作中,我们不能局限于种植大蒜、花生等传统经济作物,还可以考虑搞养殖。”
“让闲置土地‘活’起来,总比现在荒着强。”“苏木乡靛池村有一个养牛场,听说效益还不错……”大家畅所欲言。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时红见带领村“两委”干部到山东、内蒙古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养殖绵羊风险低、效益高,便决心回村发展绵羊养殖项目。
“搞绵羊养殖是否有风险,收益咋样,资金使用情况会不会向大家公开。”村民们有些担忧。
杞县纪委监委得知情况后,立即派员入驻曹李王村,指导村“两委”发布《“说事议事”公告》,让群众有问题敞开说,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及时召开村民议事会,向群众公布绵羊养殖项目考察情况,让群众共同商议;根据考察结果和评议情况编制可行性分析报告,在村务公开栏及时公开。
为实现村级事务由村民自己议、自己定、自己干、自己管,县纪委监委指导该村成立河南茗阳牧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吸纳村民入股、务工。同时,将村里每一笔收入、支出以及养殖项目建设进展进行公示,实施阳光作业,接受群众评议。
现在的曹李王村,有6座养殖大棚,养羊2000余只,年均利润可达80余万元。同时,该村还兴建了400余亩蔬菜种植基地,一派产业兴旺的景象。“羊倌”书记也由此得名。
清廉杞县同心同向,美好生活共建共享。村民说事,村党组织谋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是该县纪委监委以推进清廉村居建设为契机,发动干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成果共享的有效措施,也为创新推进基层监督治理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孙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