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显担当
2020-02-17 23:26 来源:

一次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断了多少归家的脚步,打乱了多少日常生活。

疫情面前,开封市纪检监察干部闻令而动,迅速进入“战时”状态,紧急奔赴一线,一手监督疫情防控,一手保障复工复产,在一线冲锋陷阵、攻坚克难,筑起一道道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

他(她)们中,有放下稚子,坚守一线与新冠病毒“战斗”的妈妈;有始终坚守在不同防控战线,顾不上吃一顿团圆饭的三口之家;有鼓励妻子驰援武汉、安顿好孩子转身又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

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纪检监察干部一次次在关键时刻经受考验、展现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在天地之间,在危难之际,不断书写忠诚、干净、担当。

“我是纪检监察干部,就要冲锋在一线。”

——编者

1.群众的贴心人

“求求你们,救救我女儿吧!”2月8日元宵节,早上八点,开封市纪委监委信访室副主任王惠娟正在值班岗位整理台账,忽然从12388举报电话来电显示上看到一串来自异国的号码,又听到一阵急切的求救声。

“同志,别着急,您是哪里?有什么事情您慢慢说。”王惠娟迅速打开系统开始记录,没想到,这是一个来自马来西亚的海外电话。

经了解得知,反映人是在马来西亚工作的一名群众,其女儿过年到杞县走亲戚,因疫情防控实施交通管制被困在里面出不去,而女儿患有慢性病,药吃完了,县里买不到,家里人都很着急,所以才拨打了纪检监察机关的12388电话进行求助。

听完求助人的诉求,王惠娟迅速联系相关部门,了解到开封市区有卖此类药物,经和杞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说明情况,安排反映人的朋友拿药后和女儿在高速路口防疫关卡汇合,当天下午就把急需药品送到患者手中。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当得知问题解决后,王惠娟终于松开了紧皱的眉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自大年初一以来,王惠娟始终坚守纪检监察12388举报热线,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接听坐席就是她的战场,一条条举报信息汇总到这里,一件件问题线索直达责任主体单位,快速回应群众关切。

“群众把纪检监察机关当成他们的依靠,决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王惠娟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

她当好了群众的接线员,却没法做好两个孩子的妈妈。每天早上,两岁的宝宝都要在房间的各个角落里找着妈妈,六岁的姐姐总是很懂事的拿着党徽对妹妹说:“妈妈是共产党员,她去和新冠病毒战斗去了。你看,这就是他们的徽章,漂亮吗?”小家伙点点头说:“真漂亮,长大我也要戴。”

据悉,自疫情发生以来,王惠娟和同事们主动请战、轮番上阵,确保信访渠道畅通。截至目前,疫情防控方面交办的问题已全部化解,群众满意率100%。

 

(图为,王惠娟正在和同事一起分析研究12388电话举报问题线索)

2.瞧这一家子,都是好样的!

鼠年春节,疫情来袭,全国总动员的疫情阻击战随即打响。在金杞大地上,有这样一个普通家庭,一家三口共同奋战在抗疫第一线。妈妈是县纪委监委派驻市场监管局纪检组组长,爸爸是县城管局驻西寨乡潘楼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儿子是县水利局节水办工作人员。大年三十至今,这一家人忙得没有时间齐齐整整地坐在一起吃上一顿团圆饭。

妈妈叫左秀红,她大年三十接到上级通知,年初一一早就奔赴疫情防控前线,和家人聚少离多。“疫情就是命令,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党员、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冲在前面。”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作为第四防疫督导组的组长,连续多日,她白天深入到城关镇、裴村店乡、柿园乡等乡镇开展拉网式督导检查。晚上她和督导组成员对一天的工作进行汇总研究,对各乡镇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与乡镇及时沟通,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献计献策,每项工作都做到了全程监督,尽职尽责。

左秀红的爱人刘伟涛,是一名驻村干部。“作为驻村工作队的队长,身居疫情防控第一线,虽然疫情使我的家庭无法团聚,但能守护更多的家庭健康平安,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连日来,刘伟涛带领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挨家挨户的进行宣传、排查。在村入口主干道的卡点上能见到他们;对进出村车辆、人员逐一检查登记点上能见到他们;在入户开展防控排查工作中能见到他们;在为各村张贴防控知识宣传挂图的忙碌身影中能见到他们……

左秀红的儿子刘凯华,90后,元宵节的晚上他还在岗位上值班。有人问他:“累吗?害不害怕?”他的回答让人动容:“其实挺累的,晚上回到家倒头就能睡着。被病毒感染的人这么多,当然也会害怕。可是大家都在坚守,我的爸爸妈妈也在抗疫战线上,我不能给他们丢脸,不能掉队!”这个还满脸稚气的小伙子,在单位疫情防控工作中勇挑重担,已经成为了主力。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还十分严峻,“危难之际显身手”,抗疫战线上,人人皆为战士,遍地都是英雄。像左秀红他们这样的平凡一家,只是众多抗疫党员干部中的代表,但正因为有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奋斗和奉献,筑起了阻击疫情的铜墙铁壁,成为人民群众的坚强后盾。

(图为,左秀红率队督导检查疫情期间物质保障情况)

3.同一个战场 同一种情怀

大年初一晚上,开封市鼓楼区纪检干部赵朋正和家人吃着团圆饭,突然,来自爱人王晶晶单位微信工作群里的一条信息,让过年热闹的气氛瞬间消失了。

“紧急通知,因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患者众多,紧缺医护人员,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立即组建志愿医疗服务队驰援武汉,个人自愿报名,明天上午8点以前将志愿者名单统一上报省里,8点半集中登车赶赴武汉。”

接到通知后,王晶晶第一反应就是报名参加,但看到上有行动不便的婆婆下有1岁多的儿子和5岁半的女儿需要照顾,她的眼神中有了一丝犹豫和纠结。

赵朋看到妻子的表情后心领神会,他知道驰援武汉是要冒着生命危险救助疫情患者。另一方面,作为纪检干部,因为这次突发的疫情,他也要放弃假期投身到抗疫一线中。家里的一切,谁来照顾?

晚饭后,赵朋端着一杯热茶来到卧室,握住了妻子的手:“你是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武汉疫情患者需要你。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还是纪检干部的家属,更应该冲在前面!家里的事情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咱妈,还有两个孩子!”

王晶晶当晚就向医院报名参加驰援武汉,夫妻二人立刻开始准备行李,由于归期未定,就多准备一些生活必需品、换洗的衣服。东西准备齐全,天也朦朦亮了。

大年初二一大早,王晶晶拿着行李箱准备出发时,看着两个熟睡的孩子,对赵朋叮嘱:“如果孩子晚上闹着找妈妈,你就告诉他们,妈妈在医院加班,一会儿就回来......”

“好的,我知道了,和以前你加班的时候一个套路。”赵朋依依不舍地对着妻子笑了笑。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还能不能看到女儿和儿子。”王晶晶拉着行李箱,望着熟睡的孩子热泪盈眶。

“放心去吧,你一定会凯旋而归!”在为妻子打气鼓劲的时候,赵朋心里也揪了一下,咽了咽喉咙。

赵朋将妻子送到河大一附院后,没等其上车,怕两个年幼的孩子睡醒,就匆匆赶回家中。

王晶晶驰援武汉后被分配到武汉市第四人民医院,经过系统培训后,便进入隔离病房照顾患者。隔离病房里没有护工、没有家属、没有保洁,输液、送药、拖地、收垃圾、为不能自理的患者喂饭等都是她的工作,有时一天要工作12个小时。

赵朋每天一大早起来,做好早饭端给母亲,给两个孩子穿戴整齐安排好早餐后,便赶往自已分包的社区,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就像他对妻子说的那样:“疫情当前,我们必须顶上!”

疫情当前,很多纪检监察干部和这对夫妻一样舍小家为大家,奋战在战“疫”前线。他们深信一切终会过去,只有用行动才能迎接春暖花开。

4.“码”上战“疫”

“您好!耽误您一分钟时间,请扫一下二维码进行身份信息登记,登记完毕后出示给我们的工作人员,感谢您的配合……”

2月7日下午,在开封市示范区高铁北站进站口,新城街道纪工委书记宫亮一边引导乘客,一边向前来督查的区纪工委书记、监工委主任江雪征介绍演示利用二维码完成信息采集的工作流程。

(图为,宫亮向区纪工委书记、监工委主任江雪征介绍演示二维码信息采集的工作流程)

“每个乘客扫码完善信息需要多长时间”“现在每天进出站的客流量有多少”“二维码试用过程中还存在什么技术和硬件问题”……江雪征问的仔细,宫亮回答的认真。反复探讨交流中,一些问题现场定下了解决方案。

据了解,开封北站进站口疫情防控检测卡点承担全市所有通过高铁站进出人员的体温检测、信息备案工作,客流大、任务多、责任重。前期,新城街道纪工委书记宫亮发现,检疫卡点进行人工采集信息速度慢、耗时长,极易造成受检人员滞留。

针对此情况,宫亮勤思考、多联系,自费与相关技术人员反复研究琢磨,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实际需要,开发出一款“电子收录信息检测登记”软件,并开始试用于高铁北站进站卡点的工作。

“这种方法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刚开始有些居民觉得麻烦,但经过工作人员的解释说明,大家都表示理解和支持,并为这样的做法纷纷点赞。”宫亮说,扫码登记进站的方式,是一种微信扫码服务的小软件。

笔者在高铁北站进站口内看到,为了让进站乘客及时登记相关信息,新城街道纪工委的工作人员制作了多个便携式二维码登记牌,并在进站口多处都张贴了二维码进行提示,同时通过自带小喇叭及站场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电子收录信息检测登记’软件的推出,对我们基层工作人来说,不仅简化了卡口检查程序,也对进出人员流动痕迹形成闭环,提高了工作效率,疫情防控也更精准。”“电子收录信息检测登记”软件推广应用后,一名参与疫情防控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兴奋地说。(张伟弟 焦鲁朋)

责任编辑:   开封廉政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