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渠广思)今年以来,杞县纪委监察局围绕反映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加大督办、查办力度,2016年1至10月全县共立案查处扶贫领域案件30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6人,移交司法机关4人。
畅通信访渠道,问题线索来源“广”。除了实行“信、访、网、电”四位一体的模式外,县纪委监察局变上访为下访,主动到基层挖掘问题线索。组织六个线索排查组,深入全县69个贫困村对贫困户逐户排查,掌握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察看扶贫资金有无截留挪用、虚报冒领、挥霍浪费、优亲厚友、吃拿卡要等问题的发生。
认真筛选排查,问题线索处置“快”。对反映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的信访举报件实行分管领导和信访室工作人员集体把关,慎重筛选甄别,既坚持聚焦重点人员、重点问题、重点领域,又坚持抓大不放小,无论涉及金额大小,只要线索具体,一律作为线索交办、督办。同时,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交办“快”字当先,做到快收、快办,及时办理,快速查处。
突出办理质量,问题线索查处“严”。对于扶贫领域信访举报件,调查组严查细查,查深查透,调查结果让被检举人、控告人信服,让检举人、控告人认可。同时,注重社会效果,实行“阳光操作”,对实名举报,调查情况及时向检举人、控告人反馈,匿名举报中一定范围内通报调查情况,认真听取意见,让群众满意、使问题解决,做到案结事了、停访息诉。
坚持问题导向,督办综合效应“好”。一是对扶贫领域信访举报件督办中发现的危房改造问题,结合政府系统“四个专项治理”在全县开展了危房改造专项治理活动,目前已处理违纪人员20人,收缴违纪资金120万元。二是在“廉洁杞县”微信公众号、杞县手机报等通报曝光了城关镇西城区支部书记李素杰骗取低保金问题,县纪委给予李素杰开除党籍处分,并移交司法机关,在全县范围内起到了有效震慑和教育,彰显了良好的政治、社会和法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