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莫让纪律处分留“心结”
2016-12-06 00:00 来源: 祥符区纪委

(通讯员 马彩虹 张金亮)上个月,我们来到赤仓村宣布纪律处分决定,刚进村委院,就看见支部书记老马在院里踱来踱去。

“全国人民都知道了,还有啥好宣布的。”一照面老马就红着脸嘟囔着说。

看来老马情绪不小。

老马叫马金生,参过军,复原后竞选上了村干部,由于性格秉直,办事讲义气,在村里人缘很好。2014年9月一位村民想申请危房改造,让他出具低保证明,抹不开乡里乡亲的面子,就给盖了章。在今年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治理中,老马被处以党内警告处分,并在互联网通报曝光。因此,受处分并被通报成了他的“心结”。

“马书记,难道不让到屋里喝口水吗?”我转变话题打破僵局。

“请进,请进!”老马也感觉到了失态,赶快把我们让进办公室,并为我们倒上了水。

我把水先递给老马,老马接过水,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

“老马,这件事我们也理解你。基层工作辛苦而又繁琐,为群众盖了个章,受了处分,又被通报。”我先站到了老马的立场。

“可不是,你看我当过兵,全国各地都有我的战友,这一通报,大家都看到了,我是感觉臊得慌。”老马说出来自己的心里话。

“话反过来说,对五保户、低保户危房改造是国家的扶贫政策,不符合条件的享受了,这样是不是对其他人不公平。”我看老马道出心声又转了话锋。

“主任,我已经认识到了错误,不能让国家的扶贫政策走偏,作为基层干部一定要严格把关。我保证以后绝不违反类似错误。就是通报我有点儿受不了。”老马说话语气缓和了很多。

“老马,通报的是不是都是事实?”

“都是事实,没有一点儿虚夸。我不是有点儿嫌丢人吗?”老马又有点儿不好意思起来。

“真名实姓的通报曝光是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一个重要举措,是让违纪者长记性,避免再犯类似的或更大的错误,同时也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你看,你这次虽被实名通报了,但会时刻提醒你群众工作要认真,来不得马虎……”我不急不躁,慢慢给老马分析。

“主任,给你说心里话,我还是感谢区纪委给我的批评教育的,给我以后的工作提了个醒。要不,将来出了大问题,可就麻烦了。我外地的一个战友,因为不注意批评教育,后来被开除党籍了。”老马慢慢打开了话匣子。

……

看着老马眉头一点点儿舒展,“心结”一点点儿打开,我的心情也轻松了。

案件审理工作多年,逐渐养成了习惯,审理谈话、处分决定宣布,要善于察言观色,了解谈话人的心理变化,适时疏导,决不能让纪律处分成为留在党员干部心里的“结”。